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中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及抗辩事由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公司机会概述 | 第10-14页 |
一、“机会”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公司机会的界定 | 第10-12页 |
三、公司机会的性质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规制 | 第14-18页 |
一、公司机会规则的规制主体 | 第14-16页 |
二、篡夺公司机会行为的规制方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18-23页 |
第一节 美国法院认定公司机会的标准 | 第18-19页 |
一、利益或预期利益标准 | 第18页 |
二、经营范围标准 | 第18-19页 |
三、公平标准 | 第19页 |
第二节 英国法院认定公司机会的标准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公司机会认定标准评析 | 第20-23页 |
一、利益或预期利益标准评析 | 第21-22页 |
二、经营范围标准评析 | 第22页 |
三、公平标准评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篡夺公司机会抗辩事由 | 第23-37页 |
第一节 篡夺公司机会抗辩事由概述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不存在公司机会抗辩 | 第24-26页 |
一、不存在公司机会抗辩概述 | 第24-25页 |
二、不存在公司机会抗辩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公司不能利用机会抗辩 | 第26-32页 |
一、财务上无能力 | 第26-29页 |
二、法律上无能力 | 第29-30页 |
三、第三方拒绝与公司交易 | 第30-32页 |
第四节 公司批准抗辩 | 第32-33页 |
一、董事的全面披露义务 | 第32页 |
二、批准机关 | 第32页 |
三、公司批准抗辩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 第32-33页 |
第五节 篡夺公司机会抗辩的法律效果 | 第33-37页 |
一、逻辑导向:无关公司机会的合理利用 | 第34页 |
二、公平导向:直接导致受信人合理利用公司机会 | 第34-35页 |
三、折中做法:受信人合理利用公司机会的参考因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的完善建议 | 第37-45页 |
第一节 确立我国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37-40页 |
一、我国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现状 | 第37-38页 |
二、对我国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的建议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篡夺公司机会抗辩事由的适用建议 | 第40-45页 |
一、谨慎认可“公司不存在机会”的前提抗辩 | 第40-41页 |
二、借鉴英美法对“公司不能利用机会”抗辩的态度 | 第41-42页 |
三、严格执行现行“公司批准抗辩“的要求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