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邻避沖突及其治理--以海南省L县D镇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第14-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5-17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第18-19页
        1.5.1 可能的创新第18页
        1.5.2 研究局限第18-19页
2 邻避冲突相关概念、特征及成因第19-22页
    2.1 邻避冲突的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1 邻避设施第19页
        2.1.2 邻避冲突第19-20页
    2.2 邻避冲突的成因第20-22页
3 L县D镇村民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引发冲突第22-24页
    3.1 事件背景第22页
    3.2 抗争历程第22-23页
    3.3 邻避冲突的结果第23-24页
4 L县D镇邻避冲突的原因分析第24-30页
    4.1 政府层面第24-26页
        4.1.1 政府传统决策方式第24-25页
        4.1.2 形式化的信息公开第25页
        4.1.3 集体利益至上的工作理念第25-26页
        4.1.4 日趋恶化的信任危机第26页
    4.2 民众层面第26-28页
        4.2.1 民众环境权利意识的觉醒第27页
        4.2.2 邻避设施管理不善危害身体健康第27-28页
        4.2.3 直接影响村镇房价第28页
        4.2.4 信息的片面传播第28页
    4.3 中立机构层面第28-30页
        4.3.1 环评机构缺乏行业自律第28-29页
        4.3.2 民间监督机构缺位第29-30页
5 有效治理邻避冲突的路径探析第30-40页
    5.1 政府层面第30-35页
        5.1.1 转变政府决策理念第30-31页
        5.1.2 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第31-32页
        5.1.3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第32-33页
        5.1.4 加强政府的示范作用第33页
        5.1.5 完善邻避设施相关法律第33-34页
        5.1.6 加强风险识别和预防的治理意识第34-35页
    5.2 民众层面第35-38页
        5.2.1 提升民众在邻避事件中的利益表达能力第35-36页
        5.2.2 完善补偿机制第36-37页
        5.2.3 合理的手段选择第37-38页
        5.2.4 正确的信息引导第38页
    5.3 中立机构层面第38-40页
        5.3.1 规范环评机构第38-39页
        5.3.2 建立民间监督机构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湖南民俗文化》英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