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POSS改性聚芳醚酮类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引言第13-14页
    1.1 燃料电池简介第14-17页
        1.1.1 燃料电池发展史第14页
        1.1.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1.3 燃料电池的特点第15-16页
        1.1.4 燃料电池分类第16-17页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7页
    1.3 质子交换膜第17-27页
        1.3.1 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第18页
        1.3.2 聚芳香型质子交换膜第18-27页
            1.3.2.1 磺化聚芳醚酮第19-20页
            1.3.2.2 磺化聚苯并咪唑第20-21页
            1.3.2.3 磺化聚酰亚胺第21页
            1.3.2.4 磷酸掺杂聚合物高温质子交换膜第21-23页
            1.3.2.5 复合型质子交换膜第23-27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第29-33页
    2.1 原料和试剂第29-30页
    2.2 实验仪器以及测试方法第30-33页
        2.2.1 实验仪器、型号以及测试方法第30-31页
        2.2.2 其它测试方法第31-33页
第三章 POSS改性聚芳醚酮类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3-49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38页
        3.2.1 苯基、硝基和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制备第33-35页
            3.2.1.1 八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PS)的合成第34页
            3.2.1.2 八硝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的合成第34-35页
            3.2.1.3 八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APS)的合成第35页
        3.2.2 磷酸掺杂交联季铵型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PA-QPEEK-x%OAPS)的制备第35-38页
            3.2.2.1 聚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的合成第36-37页
            3.2.2.2 溴甲基化聚醚醚酮 ( Bromomethyl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Br PEEK)的合成第37页
            3.2.2.3 磷酸掺杂的交联三甲胺型聚醚醚酮膜(PA-QPEEK-x%OAPS)的制备第37-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48页
        3.3.1 笼型倍半硅氧烷的表征第38-42页
            3.3.1.1 笼型倍半硅氧烷的核磁表征第38-40页
            3.3.1.2 笼型倍半硅氧烷的XRD表征第40-41页
            3.3.1.3 笼型倍半硅氧烷的红外表征第41-42页
        3.3.2 交联膜表征与性能测试第42-48页
            3.3.2.1 溴甲基聚合物(Br PEEK)核磁表征第42-43页
            3.3.2.2 交联结构的表征第43页
            3.3.2.3 PA-QPEEK-x%OAPS膜的磷酸掺杂量、质子传导率和抗氧化稳定性第43-45页
            3.3.2.4 扫描电镜第45-46页
            3.3.2.5 交联膜的机械性能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POSS改性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9-59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POSS改性复合膜的制备第49-50页
        4.2.1 磺化聚芳醚酮(SPEEK)的制备第49-50页
        4.2.2 SPEEK/x%POSS复合膜的制备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4.3.1 核磁表征第50-51页
        4.3.2 扫描电镜第51页
        4.3.3 质子传导率第51-53页
        4.3.4 热失重分析第53-55页
        4.3.5 SPEEK-x%OPS、SPEEK-x%ONPS和SPEEK-x%OAPS的IEC、吸水率、溶胀率和甲醇渗透率第55-56页
        4.3.6 机械性能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型模锻液压机高精度同步纠偏控制研究
下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血管内皮祖细胞修复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