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1.1 生产性服务业 | 第9-10页 |
1.1.2 装备制造业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3.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15-17页 |
1.3.3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4.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2页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22-34页 |
2.1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22-27页 |
2.1.1 评价体系选择原则 | 第22-23页 |
2.1.2 评价体系设计 | 第23页 |
2.1.3 评价体系内涵 | 第23-27页 |
2.2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 第27-34页 |
2.2.1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 | 第27-32页 |
2.2.2 基于产业异质性之分析 | 第32-34页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第34-46页 |
3.1 生产性服务业现状 | 第34-37页 |
3.1.1 从结构和规模角度分析 | 第34-35页 |
3.1.2 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分析 | 第35-37页 |
3.2 江苏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 第37-46页 |
3.2.1 基于显示性指标分析 | 第37-41页 |
3.2.2 基于分析性指标分析 | 第41-46页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6-51页 |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4.1.1 指标选择 | 第46-47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47页 |
4.2 计量模型与计量结果 | 第47-51页 |
4.2.1 计量模型 | 第47-48页 |
4.2.2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1-57页 |
5.1 结论 | 第51页 |
5.2 建议 | 第51-57页 |
5.2.1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 第51-53页 |
5.2.2 加快自主创新强化人才保障 | 第53-54页 |
5.2.3 积极促使二产业融合推动江苏经济发展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