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1 玉簪属植物研究概述 | 第13页 |
1.2 植物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植物氮素及光氮互作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玉簪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熵AHP层次分析法对引种玉簪品种的综合评价 | 第19-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2 试验时间及地区气候特点 | 第19-20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0-29页 |
2.3.1 层次结构的分析和建立 | 第20-21页 |
2.3.2 计算方法及过程 | 第21-29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3种玉簪光响应特性及光合日变化研究 | 第31-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3.1.1 试验地概况 | 第31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3.1.3 试验处理 | 第31页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1-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3种玉簪品种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 | 第37-44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4.3.1 遮阴对3个玉簪品种光合指标影响 | 第37-39页 |
4.3.2 遮阴对3个玉簪品种生物量影响 | 第39-40页 |
4.3.3 遮阴对3个玉簪品种形态指标影响 | 第40页 |
4.3.4 遮阴对3个玉簪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 | 第40-41页 |
4.3.5 遮阴对3个玉簪品种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41-42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光氮互作对3个玉簪品种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 | 第44-49页 |
5.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5.2.1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4页 |
5.2.2 梯度设定 | 第4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5.3.1 互作对3个玉簪品种光合指标影响 | 第44页 |
5.3.2 互作对3个玉簪品种生物量影响 | 第44-45页 |
5.3.3 互作对3个玉簪品种形态指标影响 | 第45-46页 |
5.3.4 互作对3个玉簪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 | 第46-47页 |
5.3.5 互作对3个玉簪品种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47-48页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