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审计概述 | 第18-28页 |
2.1 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的内涵 | 第18-20页 |
2.1.1 大数据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2 大数据技术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审计及其与传统政府审计的区别 | 第20-23页 |
2.2.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审计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审计与传统政府审计的区别 | 第21-23页 |
2.3 大数据技术对政府审计的影响 | 第23-28页 |
2.3.1 推动连续审计的开展 | 第23-24页 |
2.3.2 促进审计全覆盖的实现 | 第24页 |
2.3.3 加强相关关系证据的应用 | 第24-25页 |
2.3.4 助力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 | 第25页 |
2.3.5 更加依赖外部数据 | 第25-28页 |
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G省政府审计案例分析 | 第28-42页 |
3.1 案例背景—金审工程 | 第28-29页 |
3.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G省政府审计现状 | 第29-37页 |
3.2.1 创建大数据审计环境 | 第29-30页 |
3.2.2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 第30-32页 |
3.2.3 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政府审计工作 | 第32-36页 |
3.2.4 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 第36-37页 |
3.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G省政府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37-42页 |
3.3.1 便携机和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有限 | 第37-38页 |
3.3.2 对审计人员的大数据技术培训较少 | 第38-39页 |
3.3.3 审计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不够统一 | 第39-40页 |
3.3.4 数据库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 第40-42页 |
4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完善G省政府审计的建议 | 第42-50页 |
4.1 提升便携机和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 第42-43页 |
4.1.1 增加便携机的数量并提高配置 | 第42页 |
4.1.2 提升服务器的性能 | 第42-43页 |
4.2 增设大数据审计培训 | 第43-45页 |
4.2.1 开展大数据审计专题培训 | 第43-44页 |
4.2.2 增加培训次数 | 第44-45页 |
4.3 规范数据标准并统一数据接口 | 第45-46页 |
4.4 增强数据库的安全性 | 第46-50页 |
4.4.1“云安全”改变保障模式 | 第46-47页 |
4.4.2 搭建数据库安全系统 | 第47-5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