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2页 |
1.1 DBP概况 | 第13-16页 |
1.1.1 DBP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1.1.2 DBP的危害 | 第13-14页 |
1.1.3 DBP的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1.1.4 DBP的微生物修复 | 第15-16页 |
1.2 固定化技术 | 第16-19页 |
1.2.1 固定化方法 | 第16-18页 |
1.2.2 固定化技术在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19-20页 |
1.3.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第19页 |
1.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第19-20页 |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 材料 | 第22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1.3 试验菌株 | 第23页 |
2.2 固定化微球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1 固定化微球的制备 | 第23页 |
2.2.2 单因素试验 | 第23-24页 |
2.2.3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4页 |
2.3 固定化微球的性能表征 | 第24-25页 |
2.3.1 固定化微球的机械强度检测 | 第24页 |
2.3.2 固定化微球的粒径测定 | 第24页 |
2.3.3 红外光谱 | 第24页 |
2.3.4 扫描电镜 | 第24-25页 |
2.3.5 比表面积分析仪 | 第25页 |
2.4 固定化微球对溶液和土壤中DBP的降解 | 第25-26页 |
2.4.1 溶液中DBP的降解 | 第25页 |
2.4.2 土壤中DBP的降解 | 第25-26页 |
2.5 固定化微球对DBP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6-27页 |
2.5.1 土壤DNA提取 | 第26页 |
2.5.2 PCR扩增 | 第26页 |
2.5.3 变形梯度电泳凝胶(DGGE) | 第26-27页 |
2.5.4 克隆与测序 | 第27页 |
2.6 固定化微球对DBP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30页 |
2.6.1 氯仿熏蒸提取 | 第27-28页 |
2.6.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 | 第28页 |
2.6.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 | 第28-29页 |
2.6.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3页 |
3.1 固定化微球材料的最优配比 | 第30-32页 |
3.1.1 不同壳聚糖浓度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3.1.2 海藻酸钠/膨润土浓度变化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3 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3.1.4 不同包菌量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3.1.5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3.2 固定化微球的性能表征 | 第32-41页 |
3.2.1 固定化微球的粒径、机械强度 | 第32-34页 |
3.2.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3.2.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4-36页 |
3.2.4 比表面积分析仪分析 | 第36-41页 |
3.3 固定化微球特性研究 | 第41-43页 |
3.3.1 外界温度为 4℃时对固定化微球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2 固定化微球重复使用次数 | 第42-43页 |
3.4 固定化微球修复DBP污染土壤生态安全评价 | 第43-53页 |
3.4.1 固定化微球修复DBP污染土壤 | 第43页 |
3.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43-49页 |
3.4.3 固定化微球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 第49-53页 |
4 讨论 | 第53-57页 |
4.1 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材料的最优配比及其性能表征 | 第53页 |
4.2 固定化微球特性研究 | 第53-54页 |
4.3 固定化微球修复DBP污染土壤的生态安全评价 | 第54-57页 |
4.3.1 DBP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 第54-55页 |
4.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55页 |
4.3.3 不同修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 第55-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