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10种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及污染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术语、缩略语一览表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简介第9页
        1.1.1 中药饮片的定义第9页
    1.2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第9-10页
        1.2.1 药材源头与质量控制第9页
        1.2.2 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第9-10页
        1.2.3 包装贮藏及运输与质量控制第10页
    1.3 中药饮片与微生物污染第10-12页
        1.3.1 国内对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的研究第10-11页
        1.3.2 国内外药典对中草药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和限度标准的规定第11-12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页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第13-27页
    2.1 引言第13页
    2.2 实验材料第13-16页
        2.2.1 样本第13页
        2.2.2 培养基第13-14页
        2.2.3 仪器设备第14页
        2.2.4 试验菌液的制备第14-16页
    2.3 实验方法第16-22页
        2.3.1 培养基适用性试验第16-20页
        2.3.2 方法适用性试验第20-22页
    2.4 结果和分析第22-25页
        2.4.1 培养基适用性试验结果第22-23页
        2.4.2 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第23-25页
    2.5 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10种中药饮片污染情况研究第27-45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材料第27-29页
        3.2.1 样本第27-28页
        3.2.2 培养基第28页
        3.2.3 仪器设备第28-29页
    3.3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3.1 样本菌数测定第29页
        3.3.2 样本控制菌检查第29-30页
    3.4 结果和分析第30-44页
        3.4.1 样本菌数测定试验结果第30-31页
        3.4.2 样本TAMC和TYMC的单变量分析第31-40页
        3.4.3 参照国外药典对中药饮片的评价第40-41页
        3.4.4 储存条件对菌数测定的影响第41页
        3.4.5 供试液制备方法对菌数测定结果的影响第41-42页
        3.4.6 样本控制菌检查结果第42页
        3.4.7 样本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中预培养的差异研究第42-43页
        3.4.8 样本中可疑菌的鉴定第43-44页
    3.5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10种中药饮片微生物的耐热性研究第45-51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2.1 培养基第45页
        4.2.2 仪器设备第45-46页
    4.3 实验方法第46页
        4.3.1 耐热菌菌数测定试验第46页
        4.3.2 耐热菌分离鉴定第46页
    4.4 结果和分析第46-50页
        4.4.1 耐热菌菌数测定结果第46页
        4.4.2 耐热菌分离鉴定结果第46-48页
        4.4.3 不同沸水浴时间对耐热菌菌数的影响第48-49页
        4.4.4 120min沸水浴处理后耐热菌鉴定第49页
        4.4.5 放置时间对耐热菌生长的影响第49-50页
    4.5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51-52页
    5.1 结论第51页
    5.2 展望第51-52页
第六章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件第56-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半导体基光催化剂的晶面电荷分离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