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与破解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环境冲突治理的理论阐述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公共冲突与环境冲突 | 第19-25页 |
一、冲突 | 第19-20页 |
二、公共冲突 | 第20-21页 |
三、环境冲突 | 第21-25页 |
第二节 环境冲突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一、冲突理论 | 第26-28页 |
二、博弈论 | 第28-29页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0页 |
四、治理理论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环境冲突的产生、升级与治理 | 第32-45页 |
第一节 环境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32-38页 |
一、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存在偏颇 | 第32-33页 |
二、环境相关公共政策制定和输出不合理 | 第33-34页 |
三、公民环境抗争和风险认知能力提升 | 第34-36页 |
四、公民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完善 | 第36页 |
五、公民理性维权意识淡薄 | 第36-37页 |
六、环境法律体系不健全且政府监管不力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环境冲突的升级 | 第38-41页 |
一、环境冲突升级的过程 | 第38-39页 |
二、环境冲突升级的相关致因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环境冲突治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第41-44页 |
一、环境冲突的可治理性 | 第42页 |
二、环境冲突治理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三、环境冲突治理的重要性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 | 第45-60页 |
第一节 治理主体单一化且角色定位不准确 | 第45-48页 |
一、政府角色定位难以准确 | 第45-47页 |
二、社会主体缺位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战略选择偏重短期效应 | 第48-51页 |
一、表层平静与深层化解的两难 | 第48-49页 |
二、应急管理与常规化治理的两难 | 第49-51页 |
第三节 策略选择的非均衡化 | 第51-53页 |
一、拖延、压制及妥协具有两面性 | 第51-53页 |
二、合作的意愿与资源不足 | 第53页 |
第四节 信任危机的多元化 | 第53-55页 |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缺少信任 | 第54页 |
二、政府与民众之间信任不足 | 第54-55页 |
三、民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程度低 | 第55页 |
第五节 治理的法治保障不足 | 第55-57页 |
一、现有的法律不完善 | 第56-57页 |
二、环境权益诉讼救济渠道不畅 | 第57页 |
第六节 问责陷入两难境地 | 第57-59页 |
一、形式性问责缺少说服力 | 第58页 |
二、实质性问责缺少必要性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走出中国环境冲突治理的困境 | 第60-74页 |
第一节 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治理主体 | 第60-63页 |
一、准确定位政府的角色 | 第60-62页 |
二、充分发展和利用环境非政府组织 | 第62页 |
三、培育公民个人的参与意识 | 第62-63页 |
第二节 运用均衡、协调的治理战略和策略 | 第63-66页 |
一、冲突预防先导 | 第63-64页 |
二、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耦合 | 第64-65页 |
三、建立并完善冲突转化模式 | 第65-66页 |
第三节 建设全面化的治理机制 | 第66-69页 |
一、建立环境冲突表达和交流机制 | 第67页 |
二、建立环境冲突各方利益分配和整合机制 | 第67页 |
三、建立环境冲突裁判机制 | 第67-68页 |
四、建立环境冲突暴力对抗行为的制动机制 | 第68页 |
五、建立善后安抚机制 | 第68-69页 |
第四节 完善多层次的治理法治保障体系 | 第69-72页 |
一、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的实践性 | 第69-70页 |
二、建立并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70-71页 |
三、加强对冲突相关责任人的问责 | 第71-72页 |
第五节 构建健全的治理事后评价体系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