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延边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动态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5-16页
第二章 延边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状况第16-29页
    2.0 田野点选取及调查状况第16-18页
    2.1 语言第18-21页
        2.1.1 家庭中使用语言第19-20页
        2.1.2 社会生活中使用语言第20-21页
    2.2 教育选择第21-24页
        2.2.1 汉族学校第22页
        2.2.2 少数民族学校第22-24页
    2.3 饮食习惯第24-26页
        2.3.1 汉族、少数民族饮食第24-25页
        2.3.2 饮食选择频率第25-26页
    2.4 社会关系——朋友圈第26页
    2.5 家庭生活模式第26-29页
        2.5.1 少数民族家庭生活模式第27-28页
        2.5.2 汉族家庭生活模式第28-29页
第三章 影响延边族际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的因素第29-39页
    3.1 家庭因素第30-34页
        3.1.1 家庭生活第30-32页
        3.1.2 饮食习惯第32-33页
        3.1.3 父母分工第33-34页
    3.2 社会因素第34-39页
        3.2.1 新媒体传播第34-35页
        3.2.2 都市化进程第35-36页
        3.2.3 民族优惠政策第36-37页
        3.2.4 族群力量第37-39页
第四章 延边通婚子代民族认同的影响第39-46页
    4.1 积极影响第39-42页
        4.1.1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第39-41页
        4.1.2 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第41-42页
    4.2 消极影响第42-46页
        4.2.1 淡化了通婚子代民族意识和认同感第43-44页
        4.2.2 通婚子代民族认同困惑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1第52-53页
附录2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了”的偏误研究
下一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研究--以大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