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5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3页 |
2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3页 |
2.2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3页 |
2.3 产业链理论 | 第13-14页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3.1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3.2 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 第16页 |
3.3 国内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组织模式 | 第16-18页 |
4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18-28页 |
4.1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资源概况 | 第18-21页 |
4.2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4.2.1 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 | 第21页 |
4.2.2 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 第21-22页 |
4.2.3 订单农业快速发展 | 第22页 |
4.2.4 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 | 第22-23页 |
4.2.5 农业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不断壮大 | 第23页 |
4.2.6 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正在崛起 | 第23页 |
4.2.7 特色农产品品牌初步建立 | 第23-24页 |
4.2.8 “一村一品”基本形成 | 第24页 |
4.3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两种典型模式分析 | 第24-28页 |
4.3.1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 第24-25页 |
4.3.2 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带动模式 | 第25-26页 |
4.3.3 两种典型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26-28页 |
5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优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7页 |
5.1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优势分析 | 第28-32页 |
5.2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5.2.1 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初级化特征,产品附加值低 | 第33页 |
5.2.2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 第33页 |
5.2.3 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 第33-34页 |
5.2.4 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多、杂、小,区域特色不明显 | 第34页 |
5.2.5 小品牌多,大品牌少,缺少知名品牌 | 第34-35页 |
5.2.6 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缓慢 | 第35页 |
5.2.7 农村合作组织发育滞后 | 第35页 |
5.2.8 农民文化水平低,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第35-36页 |
5.2.9 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损严重 | 第36-37页 |
6 五河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对策与建议 | 第37-43页 |
6.1 大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技兴农之路 | 第37页 |
6.2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37-38页 |
6.3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业集群 | 第38-39页 |
6.4 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 第39页 |
6.5 扶持和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第39页 |
6.6 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第39-40页 |
6.7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 第40页 |
6.8 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 第40页 |
6.9 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避灾抗险” | 第40-41页 |
6.10 切实加强领导和服务,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