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思考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梳理 | 第8-12页 |
(一)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发展历程 | 第8-11页 |
1.环境刑事立法的诞生和发展 | 第8-9页 |
2.环境刑事立法的再完善 | 第9-11页 |
(二)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进步性 | 第11-12页 |
1.增设了环境犯罪的具体罪名 | 第11页 |
2.体例上具有独立性 | 第11页 |
3.环境犯罪入罪门槛有降低的趋势 | 第11-12页 |
4.加大了环境犯罪刑罚力度 | 第12页 |
二、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缺陷分析 | 第12-17页 |
(一)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环境刑事立法理念概述 | 第12-13页 |
2.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的演进 | 第13页 |
3.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的偏颇性 | 第13-14页 |
(二)我国环境刑事立法模式不尽科学 | 第14-15页 |
1.环境刑事立法模式概述 | 第14-15页 |
2.我国环境刑事立法模式未能凸显环境法益 | 第15页 |
(三)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保护力度略有欠缺 | 第15-17页 |
1.保护环境的范围过窄 | 第15-16页 |
2.环境犯罪的入罪门槛较高 | 第16页 |
3.刑罚结构不尽合理 | 第16-17页 |
三、境外环境刑事立法的考察 | 第17-21页 |
(一)境外主要国家环境刑事立法概览 | 第17-20页 |
1.大陆法系国家环境刑事立法 | 第17-19页 |
2.英美法系国家环境刑事立法 | 第19-20页 |
(二)境外主要国家环境刑事立法给我国的启示 | 第20-21页 |
四、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 第21-26页 |
(一)确立现代环境刑事立法理念 | 第21-22页 |
1.生态正义 | 第21页 |
2.可持续发展 | 第21-22页 |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22页 |
(二)调整环境刑事立法模式 | 第22-23页 |
1.设专章“破坏环境罪” | 第22-23页 |
2.补充和具体化附属刑法内容 | 第23页 |
(三)增强环境刑事立法的保护力度 | 第23-26页 |
1.完善环境犯罪的罪名体系 | 第23-24页 |
2.进一步增设环境危险犯 | 第24-25页 |
3.补充、完善环境刑事立法的刑罚结构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注释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