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法的实践困境研究--以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为研究对象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一、行政性垄断概述 | 第6-10页 |
|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和特征 | 第6-7页 |
| (二)行政性垄断的主要形式 | 第7-8页 |
| (三)行政性垄断的弊害 | 第8-10页 |
| (四)行政性垄断的规制理论 | 第10页 |
| 二、我国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分析 | 第10-13页 |
| (一)文化成因 | 第11页 |
| (二)经济成因 | 第11-12页 |
| (三)法律成因 | 第12页 |
| (四)体制成因 | 第12-13页 |
| 三、我国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现状及不足 | 第13-17页 |
| (一)我国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现状 | 第13-15页 |
| (二)我国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不足 | 第15-17页 |
| 1.立法分散,缺乏体系 | 第15页 |
| 2.法律责任不够严明 | 第15-16页 |
| 3.反行政性垄断执法体制弊端丛生 | 第16页 |
| 4.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 第16-17页 |
| 四、域外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实践 | 第17-19页 |
| (一)日本规制行政性垄断的实践 | 第17-18页 |
| (二)乌克兰规制行政性垄断的实践 | 第18-19页 |
| (三)俄罗斯规制行政性垄断的实践 | 第19页 |
| 五、对完善我国行政性垄断规制的几点建议 | 第19-23页 |
| (一)完善立法,统一规制体系 | 第19-20页 |
| (二)强化、细化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20-21页 |
| (三)破除我国目前反垄断执法体制的已有弊病 | 第21页 |
| (四)提高反垄断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 第21-23页 |
| 结语 | 第23-24页 |
| 注释 | 第24-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