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计算机病毒 | 第9-13页 |
1.1.1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1.1.2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分类 | 第11页 |
1.1.3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1-13页 |
1.2 计算机病毒传播动力学 | 第13-15页 |
1.2.1 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2 发展及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预备知识 | 第17-21页 |
2.1 动力系统 | 第17-18页 |
2.2 平衡点的稳定性理论 | 第18-20页 |
2.2.1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 第18-19页 |
2.2.2 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考虑杀毒软件功能和重装系统的SLBRS模型 | 第21-29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3 模型的分析 | 第22-24页 |
3.3.1 平衡点 | 第23页 |
3.3.2 局部稳定性 | 第23-24页 |
3.3.3 全局稳定性 | 第24页 |
3.4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24-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考虑非线性感染率和移动介质的SLBRS模型 | 第29-39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4.3 模型的分析 | 第30-34页 |
4.3.1 平衡点 | 第30-32页 |
4.3.2 局部稳定性 | 第32-33页 |
4.3.3 全局稳定性 | 第33-34页 |
4.4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34-37页 |
4.4.1 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的仿真实例 | 第34-35页 |
4.4.2 非线性感染率和移动存储介质对系统平衡态的影响仿真 | 第35-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对抗措施和病毒共同传播的SLBCS模型 | 第39-47页 |
5.1 引言 | 第39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5.3 模型的分析 | 第40-42页 |
5.3.1 无毒平衡点 | 第40-41页 |
5.3.2 有毒平衡点 | 第41-42页 |
5.4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42-4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7-49页 |
6.1 总结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