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施工标准、规范、规程论文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15-3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1.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0页
        1.2.1 标准内涵第19页
        1.2.2 标准化第19-24页
        1.2.3 标准质量评价第24-25页
        1.2.4 标准效益评价第25-29页
        1.2.5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第29-30页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页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0-35页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30-31页
        1.4.2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1-32页
        1.4.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2-35页
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属性分析第35-63页
    2.1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内涵第35-37页
        2.1.1 标准第35-36页
        2.1.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第36-37页
    2.2 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现状分析第37-47页
        2.2.1 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发展第38-41页
        2.2.2 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2.2.3 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现实情况——以广东省为例第43-46页
        2.2.4 我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展的新趋势第46-47页
    2.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法学分析与实证第47-56页
        2.3.1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学理界定第47-48页
        2.3.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法律属性分析第48-53页
        2.3.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公法、私法冲突与融合第53-56页
    2.4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应用主体行为模式分析第56-60页
        2.4.1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应用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第56-57页
        2.4.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应用主体行为模式分析第57-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3页
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体系构建第63-85页
    3.1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总体理论构想第63-64页
    3.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指标选取与构建第64-78页
        3.2.1 选取方法与选取原则第64-66页
        3.2.2 质量评价要素与指标体系第66-72页
        3.2.3 效益评价要素与指标体系第72-78页
    3.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与分析方法的选择第78-83页
        3.3.1 评价数据获取第78-79页
        3.3.2 评价与分析第79-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4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第85-119页
    4.1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实证研究统计性分析第85-96页
        4.1.1 问卷设计与检测第85-88页
        4.1.2 调研对象选择——分布、单位、个人和认知第88-95页
        4.1.3 统计性分析结论第95-96页
    4.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质量评价实证分析第96-103页
        4.2.1 质量评价量化分析第96-98页
        4.2.2 质量评价因子分析第98-103页
        4.2.3 质量评价结论第103页
    4.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效益评价实证分析第103-113页
        4.3.1 模糊层次分析步骤与评价第103-109页
        4.3.2 质量与效益的因果分析第109-112页
        4.3.3 效益评价结论第112-113页
    4.4 实证分析结论第113-119页
        4.4.1 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实证结论第113-116页
        4.4.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实证系统运行模型第116-119页
5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体系的应用——以新疆喀什为例第119-137页
    5.1 实践范围与问卷设计第119-123页
        5.1.1 实践范围第119-122页
        5.1.2 问卷设计第122-123页
    5.2 数据分析第123-133页
        5.2.1 统计性分析第124-128页
        5.2.2 量化分析第128-130页
        5.2.3 因子分析第130-133页
    5.3 粤新两地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差异第133-136页
        5.3.1 综合认知差异第133-134页
        5.3.2 量化分析差异第134-135页
        5.3.3 公共因子差异第135-136页
    5.4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6 发展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政策建议第137-153页
    6.1 政策建议引言第137页
    6.2 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法律制度的建议第137-144页
        6.2.1 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法制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37-138页
        6.2.2 立法层面: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纳入法律体系第138-141页
        6.2.3 执法层面:构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实施监督体系第141-142页
        6.2.4 司法层面:构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约束审查机制第142-144页
    6.3 实现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信息化第144-152页
        6.3.1 地域区分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信息化第145-149页
        6.3.2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第149-151页
        6.3.3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信息化建设中的政策建议第151-152页
    6.4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7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53-157页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53-155页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8页
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研究调查问卷第168-173页
新疆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评价研究调查问卷第173-17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肝细胞癌中miR-23a和XIAP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氨肽酶N抑制剂毛细管电泳在线筛选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