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发展及管理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集成管理的概述 | 第16页 |
2.2 现代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2.2.1 以人为本原理 | 第17页 |
2.2.2 整体性原理 | 第17页 |
2.2.3 效率性原理 | 第17页 |
2.2.4 灵活性原理 | 第17-18页 |
2.3 管理组织结构理论 | 第18-19页 |
2.3.1 高速公路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 第18页 |
2.3.2 高速公路组织结构的设计基础 | 第18-19页 |
2.3.3 高速公路管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的组织 | 第19页 |
2.4 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4.1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4.2 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2.4.3 管理体制的作用 | 第21页 |
2.5 高速公路的特点 | 第21-22页 |
2.6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内外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分析 | 第23-32页 |
3.1 国内高速公路主要管理模式 | 第23-27页 |
3.1.1 事业型模式 | 第23-25页 |
3.1.2 统筹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3.1.3 企业管理模式 | 第26-27页 |
3.2 国外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第27-31页 |
3.2.1 日本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3.2.2 美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3.2.3 法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甘肃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与管理模式分析 | 第32-48页 |
4.1 甘肃省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 第32-34页 |
4.2 甘肃省现行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 第34-36页 |
4.2.1“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雏形 | 第34-35页 |
4.2.2“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形成 | 第35-36页 |
4.3 甘肃省现行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分析 | 第36-42页 |
4.3.1 从建设和运营角度分析 | 第36-37页 |
4.3.2 从行业管理角度分析 | 第37-38页 |
4.3.3 从公安与交通部门关系分析 | 第38-39页 |
4.3.4 从经营管理单位的性质分析 | 第39页 |
4.3.5 从甘肃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 第39-42页 |
4.4 甘肃省现行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第42-47页 |
4.4.1 优势分析 | 第42-44页 |
4.4.2 现行甘肃模式的不足 | 第44-47页 |
4.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完善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措施 | 第48-56页 |
5.1 遵循的原则 | 第48页 |
5.2 完善甘肃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 第48-52页 |
5.2.1 建立交通立项审查机构 | 第48-49页 |
5.2.2 提高监督与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5.2.3 健全项目企业建管模式 | 第50页 |
5.2.4 建立公路联合执法机构 | 第50-51页 |
5.2.5 树立明确公路经营目标 | 第51-52页 |
5.2.6 明确公路管理体制中的财务管理 | 第52页 |
5.2.7 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 第52页 |
5.3 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的应用 | 第52-55页 |
5.3.1 加强甘肃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 | 第52-53页 |
5.3.2 加强在高速公路管理实践中的理论研究 | 第53-54页 |
5.3.3 加强高速公路法规建设 | 第54页 |
5.3.4 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实施案例 | 第54-55页 |
5.4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