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四、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第二章 梅贻琦的生平及其教育实践 | 第15-22页 |
一、生平简介 | 第15-16页 |
二、教育实践 | 第16-22页 |
(一)清华大学时期 | 第16-18页 |
(二)西南联大时期 | 第18-20页 |
(三)新竹清华时期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7页 |
一、聚人才扩充师资队伍 | 第22-25页 |
(一)“大师论”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 第22-23页 |
(二)清华师资队伍的充实与发展 | 第23-25页 |
二、通才教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 第25-31页 |
(一)通才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 第25-27页 |
(二)通才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27-29页 |
(三)通才的培养途径 | 第29-31页 |
三、“教授治校”弱化行政色彩 | 第31-35页 |
(一)“教授治校”制度的建立 | 第31-32页 |
(二)“教授治校”思想的内涵 | 第32-34页 |
(三)“教授治校”思想的实践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7-46页 |
一、高校建设一流大学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第37-39页 |
(一)“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 | 第37-38页 |
(二)立足实际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 第38-39页 |
二、正确处理高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 第39-42页 |
(一)辩证看待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 | 第39-41页 |
(二)高等教育中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第41-42页 |
三、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 第42-46页 |
(一)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 | 第42-44页 |
(二)完善学术评价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