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地区平地泉组方沸石特征及成因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1.2.1 方沸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2 热液喷流沉积岩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15-16页 |
| 1.5 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4页 |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7-18页 |
| 2.2 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18-20页 |
| 2.3 地层特征 | 第20-24页 |
| 第三章 平地泉组方沸石及其赋存岩石特征 | 第24-49页 |
| 3.1 平地泉组岩石学特征 | 第24-30页 |
| 3.2 方沸石矿物学特征 | 第30-43页 |
| 3.3 赋存方沸石岩的岩石学特征 | 第43-49页 |
| 3.3.1 岩石类型 | 第43-46页 |
| 3.3.2 分布特征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第49-64页 |
| 4.1 方沸石化学成分特征 | 第49-54页 |
| 4.2 全岩地球化学 | 第54-64页 |
| 4.2.1 常量元素特征 | 第54-55页 |
| 4.2.2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5-57页 |
| 4.2.3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7-64页 |
| 第五章 方沸石成因分析 | 第64-68页 |
| 5.1 热水沉积成因 | 第64-65页 |
| 5.2 内生岩浆-热液成因 | 第65-66页 |
| 5.3 成岩期沉积成因 | 第66页 |
| 5.4 成因综合分析 | 第66-68页 |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