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锻件中的氢脆损伤 | 第11-13页 |
1.2.1 大型锻件中氢的来源 | 第11-12页 |
1.2.2 氢脆的分类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氢脆机理和金属中的氢扩散理论 | 第16-25页 |
2.1 氢浓度的换算 | 第16页 |
2.2 氢脆机理 | 第16-18页 |
2.2.1 氢压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弱键理论 | 第17-18页 |
2.3 氢扩散计算方法 | 第18-24页 |
2.3.1 化学势驱动的氢扩散定律 | 第19-23页 |
2.3.2 菲克定律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金属氢扩散系数测量的实验研究 | 第25-39页 |
3.1 双电解池测量氢扩散系数的原理 | 第25-28页 |
3.1.1 双电解池测量装置及介绍 | 第25-26页 |
3.1.2 双电解池氢扩散系数测量原理 | 第26-28页 |
3.2 电化学氢扩散系数测定实验 | 第28-34页 |
3.2.1 材料的选择与制备 | 第29页 |
3.2.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32-34页 |
3.3 测试处理和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3.1 抽氢处理 | 第34-35页 |
3.3.2 氢扩散过程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合金元素对氢脆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39-55页 |
4.1 含H_2环境中氢的进入及充氢技术介绍 | 第39-41页 |
4.1.1 含H_2环境中氢进入金属的原理 | 第39-40页 |
4.1.2 充氢技术介绍与选择 | 第40-41页 |
4.2 40CR和 4CR13的充氢后拉伸实验 | 第41-54页 |
4.2.1 充氢实验原理介绍 | 第41-42页 |
4.2.2 充氢时间的有限元确定 | 第42-43页 |
4.2.3 材料的制备 | 第43-44页 |
4.2.4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4.2.5 充氢试件的宏观形貌变化 | 第47-50页 |
4.2.6 充氢后力学性能和氢脆敏感性的分析 | 第50-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金属氢脆的不可逆性实验研究 | 第55-68页 |
5.1 金属氢损伤的不可逆性影响实验研究 | 第55-62页 |
5.1.1 实验条件及结果记录 | 第55-56页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5.1.3 充氢试件的断口分析 | 第60-62页 |
5.2 氢鼓包内氢压反算有限元模型及其长大规律分析 | 第62-67页 |
5.2.1 电化学充氢条件下的氢鼓包尺寸 | 第62-64页 |
5.2.2 鼓包氢压反算有限元模型 | 第64页 |
5.2.3 氢鼓包长大变化规律的有限元研究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