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惯性约束装置论文

KDP晶体超精密加工表面形貌分析及加工机床的改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KDP晶体材料概述第11-14页
        1.2.1 KDP晶体的结构特点第12-13页
        1.2.2 KDP晶体的性能第13-14页
        1.2.3 KDP晶体的应用第14页
    1.3 表面形貌的研究及其功能第14-15页
        1.3.1 表面形貌的定义及特点第14-15页
        1.3.2 表面形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1.4 KDP晶体表面形貌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KDP晶体的超精密加工方法研究现状第16-19页
        1.5.1 国外发展状况第17页
        1.5.2 国内发展状况第17-18页
        1.5.3 KDP晶体加工方法综述第18-19页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KDP晶体飞刀切削工艺试验及优化第20-42页
    2.1 单点金刚石飞刀切削技术的优势及原理第20-21页
        2.1.1 单点金刚石飞刀切削技术的优势第20页
        2.1.2 单点金刚石飞刀切削技术的原理第20-21页
    2.2 KDP晶体单点金刚石飞刀切削加工工艺试验优化第21-31页
        2.2.1 试验加工条件第21-26页
        2.2.2 试验优化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2.2.3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第27-29页
        2.2.4 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的选择第29页
        2.2.5 因素水平的确定及编码第29-30页
        2.2.6 KDP晶体SPDT加工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的优化设计第30-31页
    2.3 KDP晶体的加工工艺试验第31-34页
        2.3.1 试验实施方案第31-33页
        2.3.2 试验步骤第33-34页
    2.4 试验结果第34-35页
    2.5 加工工艺参数对KDP晶体表面粗糙度和波纹度的优化第35-36页
        2.5.1 回归模型的建立第35页
        2.5.2 基于表面粗糙度、波纹度回归模型的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第35-36页
    2.6 KDP晶体表面质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及优化第36-38页
        2.6.1 KDP晶体表面质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第36-37页
        2.6.2 KDP晶体加工工艺方案多目标优化第37-38页
    2.7 大口径KDP晶体加工试验第38-40页
    2.8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KDP晶体表面中低频波纹形成的理论分析第42-52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中频波纹形成的理论分析第42-47页
        3.2.1 空气主轴动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第42-44页
        3.2.2 波纹频率与幅值影响要素的分析第44-47页
    3.3 模态分析第47-51页
        3.3.1 模态分析概述第47-48页
        3.3.2 刀盘的模态分析第48-50页
        3.3.3 刀盘和主轴的模态分析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纳米机床切削振动原因试验与分析第52-116页
    4.1 LMS设备简介第52-53页
    4.2 机床不同工况下的LMS信号采集第53-54页
        4.2.1 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第53页
        4.2.2 LMS检测系统的设置第53-54页
    4.3 LMS检测不同工况下的结果分析第54-99页
        4.3.1 LMS检测传感器的布置第54页
        4.3.2 环境工况实验第54-59页
        4.3.3 启油泵气泵工况实验第59-63页
        4.3.4 主轴 100RPM空转工况实验第63-67页
        4.3.5 主轴 188RPM空转工况实验第67-71页
        4.3.6 主轴箱不同工况下各向振动情况第71-75页
        4.3.7 工作台不同工况下各向振动情况第75-77页
        4.3.8 主轴 188RPM,3mm/s切削工况第77-90页
        4.3.9 主轴 188RPM,3mm/s切削工况第90-93页
        4.3.10 不同工况下主轴箱与工作台的振动情况第93-99页
    4.4 工作台锤击实验第99-106页
        4.4.1 传感器布置第99页
        4.4.2 环境噪声-工作台及工作台基座振动情况第99-101页
        4.4.3 气泵油泵影响-工作台及工作台基座振动情况第101-103页
        4.4.4 Y向锤击实验-锤击作用力第103-105页
        4.4.5 Z向锤击实验-时域与频域响应第105-106页
    4.5 主轴锤击实验第106-115页
        4.5.1 传感器布置第106页
        4.5.2 油泵停气泵开振动噪声-锤击刀柄处第106-108页
        4.5.3 油气泵振动噪声-非锤击刀柄处第108-109页
        4.5.4 油气泵振动噪声-刀柄处Z向振动第109-110页
        4.5.5 油气泵振动噪声-刀柄处Y向振动第110-112页
        4.5.6 油气泵振动噪声-刀盘Z向振动第112-113页
        4.5.7 油气泵振动噪声-锤击刀柄处第113-114页
        4.5.8 刀架Y向锤击实验第114-115页
    4.6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5章 纳米机床切削主轴振动原因的试验与分析第116-134页
    5.1 实验前期准备第116-121页
        5.1.1 传感器的布置第116页
        5.1.2 工况介绍第116-117页
        5.1.3 锤击主轴实验结果第117-120页
        5.1.4 锤击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120-121页
    5.2 各工况下主轴Z向振动实验第121-128页
        5.2.1 传感器的布置第121页
        5.2.2 环境背景噪声第121-122页
        5.2.3 仅启气泵的工况第122-123页
        5.2.4 仅工作台供油,气泵停的情况下第123-124页
        5.2.5 主轴与工作台供油,气泵停的情况下第124-125页
        5.2.6 主轴与工作台供油,气泵开的情况下第125-126页
        5.2.7 工作台供油,气泵开,主轴停油的情况下第126-127页
        5.2.8 各工况比较第127-128页
    5.3 主轴测试结果分析第128-132页
        5.3.1 切削过程中,主轴刀架处的振动情况第128-129页
        5.3.2 切削过程中,刀尖处的振动情况分析第129-132页
    5.4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结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保行业BOT项目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以PY公司为例
下一篇:协同监管信贷集中风险的制度优化和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