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论文--煤的综合利用论文

矸石山风化续堆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矸石山的形成及引发的危害第12-13页
        1.1.2 治理任务繁重第13-14页
    1.2 矸石山的堆积形态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煤矸石的材料特性研究第15-16页
        1.3.2 煤矸石的工程应用研究第16-17页
        1.3.3 矸石山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第17-18页
        1.3.4 研究综述第18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2页
        1.4.1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9-22页
2 风化矸石与新排矸石强度特性对比试验第22-48页
    2.1 试验材料的选取第22-23页
    2.2 风化矸石的灼烧试验及矿物成分分析第23-25页
    2.3 风化矸石的现场直接剪切试验第25-30页
        2.3.1 试验方案及实现方式第25-28页
        2.3.2 现场直剪试验曲线第28-29页
        2.3.3 试验数据处理第29-30页
    2.4 煤矸石的室内直接剪切试验第30-43页
        2.4.1 试验方案设计第30-33页
        2.4.2 风化煤矸石级配1室内直剪试验曲线第33-34页
        2.4.3 风化煤矸石级配2室内直剪试验曲线第34-36页
        2.4.4 风化煤矸石级配3室内直剪试验曲线第36-37页
        2.4.5 新排煤矸石室内直剪试验第37-38页
        2.4.6 煤矸石力学强度参数计算第38-41页
        2.4.7 含水率对风化矸石抗剪强度的影响第41-42页
        2.4.8 级配对风化矸石抗剪强度的影响第42页
        2.4.9 风化矸石与新排矸石抗剪强度差异性分析第42-43页
    2.5 室内压缩试验第43-46页
        2.5.1 试验过程第43-44页
        2.5.2 压缩试验曲线第44-46页
    2.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第48-66页
    3.1 项目概况第48-50页
    3.2 基于FLAC~(3D)的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0-51页
    3.3 天然状态下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1-56页
        3.3.1 模型的建立第51-53页
        3.3.2 基于FLAC~(3D)的风化矸石山安全系数计算结果分析第53-56页
    3.4 天然状态下新排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6-59页
    3.5 饱和状态下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第59-63页
        3.5.1 模型的建立第59-60页
        3.5.2 计算结果的分析第60-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6页
4 新排矸石续堆对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66-86页
    4.1 数值模拟思路第66-67页
    4.2 天然状态下新排矸石边坡稳定性分析第67-71页
    4.3 饱和状态下新排矸石边坡稳定性分析第71-73页
    4.4 天然状态下新排矸石续堆对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73-79页
        4.4.1 新排矸石堆体续堆等效荷载法第73-78页
        4.4.2 等效荷载的施加第78-79页
    4.5 饱和状态下新排矸石续堆对风化矸石山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79-84页
        4.5.1 模型的建立第80-81页
        4.5.2 等效荷载的施加第81-82页
        4.5.3 计算结果分析第82-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5 结论与建议第86-88页
    5.1 本文主要结论第86-87页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Rα基因甲基化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金属肾气丸的干预
下一篇:异常舌象与肠道癌前病变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