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 写作背景 | 第10-11页 |
一、“活法”理论的产生 | 第11-15页 |
(一) “活法”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1-12页 |
(二) “活法”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源流梳理 | 第12-15页 |
二、“活法”理论的相关范畴的解析 | 第15-19页 |
(一) 社会联合体 | 第15-17页 |
(二) 内部秩序 | 第17-18页 |
(三) 法律规范 | 第18-19页 |
三、“活法”理论的具体内容 | 第19-27页 |
(一) 法律的基本形式 | 第20-24页 |
(二) 法律的自由发现 | 第24-26页 |
(三) “活法”之法 | 第26-27页 |
四、“活法”理论的困境 | 第27-31页 |
(一) “活法”理论体现的正义观念排除了道德的因素 | 第28-30页 |
(二) “活法”理论中判断“活法”的标准的理想化 | 第30-31页 |
(三) “活法”理论容易混淆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 第31页 |
五、“活法”之治——法律思维重心的转换 | 第31-38页 |
(一) “活法”理论体现的法律多元主义思维 | 第32-33页 |
(二) “活法”理论的本土化 | 第33-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