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特点 | 第11-16页 |
一、独特的哲学任务——描述 | 第11-13页 |
二、独特的哲学目标——对本质结构的否定 | 第13-15页 |
三、独特的哲学研究方法——语法研究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哈特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取舍 | 第16-48页 |
一、偶然,抑或必然:哈特选择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原因分析 | 第16-23页 |
(一) 必然中的偶然 | 第16-18页 |
(二) 偶然中的必然 | 第18-23页 |
二、哈特对维氏后期哲学的汲取 | 第23-42页 |
(一) 维氏的“语言游戏”理论对哈特的影响 | 第23-33页 |
(二) 从“语言的开放性结构”到法律概念的开放性结构 | 第33-35页 |
(三) 维特根斯坦的实践哲学理念对哈特权威理论的影响 | 第35-42页 |
三、哈特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舍去 | 第42-48页 |
(一) 维特根斯坦无限语境观的舍去 | 第43-45页 |
(二)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目的的舍去 | 第45-48页 |
第三部分 批判性说明 | 第48-60页 |
一、哈特运用维氏后期哲学取得的积极效果 | 第49-53页 |
(一) 对“法律是什么”问题的超越性回答 | 第49-50页 |
(二) 为法律权威设置了一个中立立场 | 第50-51页 |
(三) 对功利主义批判的反驳 | 第51-52页 |
(四) 哈特对维氏后期哲学取舍的积极价值 | 第52-53页 |
二、哈特进行取舍的不足 | 第53-55页 |
(一) 语言分析的方法能否增进法理学的发展 | 第53-54页 |
(二) 承认规则理论的不足 | 第54-55页 |
(三) 如何在理论框架内调和反本质主义 | 第55页 |
三、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理论在哈特法律理论中的进一步运用 | 第55-60页 |
(一) 被哈特忽视的附加规则 | 第56-57页 |
(二) 被哈特隐含的“训练”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