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齐家地区青二三段储层胶结相地震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前言第10-18页
    0.1 目的及意义第10页
    0.2 研究现状第10-16页
        0.2.1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第10-12页
        0.2.2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第12-14页
        0.2.3 研究区勘探和研究现状第14-16页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0.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0.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18-24页
    1.1 地层特征第18-19页
    1.2 构造演化第19-21页
    1.3 石油地质特征第21-24页
        1.3.1 烃源岩特征第21页
        1.3.2 储层特征第21-23页
        1.3.3 盖层及保存条件第23-24页
第二章 地层格架的建立第24-33页
    2.1 制作合成记录建立井震关系第24-25页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第25-27页
        2.2.1 研究区高三段顶界面特征第25-26页
        2.2.2 研究区高四段顶界面特征第26-27页
        2.2.3 研究区高四段底界面特征第27页
    2.3 跨地震工区剖面的井-震比对第27-33页
第三章 地震沉积学关键技术应用及适用性讨论第33-40页
    3.1 地震沉积学关键技术原理第33-37页
        3.1.1 跨工区的叠后振幅均衡处理第33-34页
        3.1.2 90°相位旋转技术第34-36页
        3.1.3 地层切片技术第36-37页
    3.2 典型切片响应第37页
    3.3 地层切片技术的适用性讨论第37-40页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分析第40-49页
    4.1 连井剖面分析第41-43页
    4.2 切片响应特征研究第43-44页
    4.3 研究区沉积模式分析第44-49页
第五章 钙质胶结和泥质胶结成岩相的预测第49-60页
    5.1 研究区胶结作用类型及对储层的影响第49-52页
        5.1.1 胶结作用特征第49-50页
        5.1.2 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50-52页
    5.2 成岩作用相关参数的地震判别依据第52-54页
        5.2.1 地震波速与砂岩泥质含量、钙质含量的关系第52-54页
        5.2.2 胶结成岩相的地震地貌判别依据第54页
    5.3 地震胶结成岩相图的刻画第54-58页
    5.4 规律分析及有利布井区预测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对粉煤灰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虚假诉讼罪的司法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