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第二章 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及对称能 | 第12-30页 |
2.1 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及对称能的定义 | 第12-14页 |
2.2 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及对称能的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2.3 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及对称能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4 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及对称能的研究方法 | 第21-30页 |
2.4.1 微观多体方法 | 第21-24页 |
2.4.2 有效场理论方法 | 第24-25页 |
2.4.3 唯象方法 | 第25-30页 |
第三章 同位旋相关的输运模型 | 第30-38页 |
3.1 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IBUU)模型 | 第30-34页 |
3.1.1 BUU方程 | 第30-33页 |
3.1.2 BUU模型的模拟计算 | 第33-34页 |
3.2 同位旋相关的Ultra relativistic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UrQMD) 模型 | 第34-37页 |
3.2.1 UrQMD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 | 第35-36页 |
3.2.2 UrQMD核子-核子散射截面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对称能敏感观测量的模型依赖性以及定性探测 | 第38-62页 |
4.1 对称能敏感观测量的模型依赖性 | 第38-53页 |
4.1.1 常用的对称能敏感观测量 | 第38-46页 |
4.1.2 对称能敏感观测量的模型依赖性 | 第46-53页 |
4.2 模型无关的对称能高密行为的定性探针 | 第53-59页 |
4.2.1 不同输运理论模型对对称能高密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54页 |
4.2.2 IBUU模型和UrQMD模型中的对称势 | 第54-56页 |
4.2.3 高动能核子的同位旋相分化(Isospin-Fractionation)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利用π介子探测对称能的高密依赖行为 | 第62-86页 |
5.1 介质核子-核子散射截面对探测对称能高密行为的影响 | 第62-70页 |
5.2 π势效应对域下π介子及对称能探测的影响 | 第70-75页 |
5.2.1 对称势与π势 | 第70-71页 |
5.2.2 π势与对称能对近π域附近的π?/π+的影响 | 第71-75页 |
5.3 ?势效应对近π域能量附近π介子及对称能探测的影响 | 第75-83页 |
5.3.1 对称势与?共振态势 | 第76-78页 |
5.3.2 ?势效应对近π域能量附近π介子及对称能探测的影响 | 第78-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页 |
6.2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