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 | 第9-11页 |
1.1.1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 | 第9-10页 |
1.1.2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的特点 | 第10页 |
1.1.3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影响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的因素 | 第11-13页 |
1.2.1 能量密度、作用时间等工艺参数 | 第11页 |
1.2.2 表面合金化元素 | 第11-12页 |
1.2.3 表面合金化涂层厚度 | 第12-13页 |
1.3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理论模拟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316L不锈钢 | 第14-20页 |
2.1 不锈钢 | 第14-15页 |
2.1.1 不锈钢的发展历史 | 第14页 |
2.1.2 不锈钢的分类及性能 | 第14-15页 |
2.2 316L不锈钢 | 第15-17页 |
2.2.1 316L不锈钢及化学成分 | 第15-16页 |
2.2.2 316L不锈钢的主要性能 | 第16-17页 |
2.3 316L不锈钢应用 | 第17-20页 |
2.3.1 316L不锈钢应用领域 | 第17页 |
2.3.2 316L不锈钢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2.3.3 316L不锈钢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3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物理模型 | 第20-31页 |
3.1 表面合金化模型 | 第20-23页 |
3.1.1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温度场模型 | 第20-22页 |
3.1.2 电子束能量沉积引发的动态温度场 | 第22-23页 |
3.2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能量分布函数 | 第23-31页 |
3.2.1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能量注入形式 | 第24页 |
3.2.2 电子束能量与时间的关系 | 第24-27页 |
3.2.3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能量沿深度z分布 | 第27-29页 |
3.2.4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能量沿径向r分布 | 第29-31页 |
4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钛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31-39页 |
4.1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钛物理模型 | 第31-32页 |
4.2 金属钛(Ti)涂层 | 第32页 |
4.3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钛涂层厚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4.4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Ti(Ti/316L)的温度场模拟计算 | 第33-37页 |
4.5 小结 | 第37-39页 |
5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铝的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39-45页 |
5.1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铝温度场物理模型 | 第39-40页 |
5.2 金属铝(Al)涂层 | 第40-41页 |
5.3 316L不锈钢表面合金化金属铝涂层厚度的选择 | 第41页 |
5.4 316L不锈钢合金化金属Al(Al/316L)的温度场模拟计算 | 第41-44页 |
5.5 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