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开式热源塔及其在高湿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2 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4页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的目标第14-16页
        1.3.1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4-16页
2 热源塔传热传质机理分析第16-21页
    2.1 热源塔传热传质过程第16-17页
    2.2 热源塔与冷却塔差异第17-20页
        2.2.1 设计参数的不同第18页
        2.2.2 潜热传热量的不同第18页
        2.2.3 水侧的传热热阻不同第18-19页
        2.2.4 循环水/溶液流量的变化不同第19页
        2.2.5 飘液对系统的影响不同第19页
        2.2.6 热量传递方向及传递量不同第19-20页
        2.2.7 工作介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第20页
        2.2.8 所适用的气体相对湿度范围不同第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开式热源塔数学模型第21-48页
    3.1 模型所用的假设第21-22页
    3.2 模型推导过程第22-28页
    3.3 逆流开式热源塔的无量纲方程组的求解第28-40页
        3.3.1 方法Ⅰ计算结果第30-32页
        3.3.2 方法Ⅱ计算结果第32-34页
        3.3.3 参数C、H、B和传热单元数X_o的计算方法第34-37页
        3.3.4 逆流式热源塔计算结果、模型验证及对比分析第37-40页
    3.4 横流开式热源塔的计算第40-47页
        3.4.1 横流式热源塔无量纲模型的求解第40-44页
        3.4.2 水空气在塔出口处参数的求解第44-46页
        3.4.3 横流式、逆流式热源塔出口状态对比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热源塔在矿井高湿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第48-58页
    4.1 矿井低温余热回收项目概况第48-49页
        4.1.1 项目背景第48页
        4.1.2 项目现场参数第48-49页
    4.2 逆流式与横流式热源塔的性能分析第49-55页
    4.3 热平衡分析计算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A 逆流式热源塔计算结果第63-65页
附录B 逆流塔迭代求解出口水温过程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母子关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中的PPP模式研究--以宁波“云医院”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