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Pseudomonas sp. T13强化的好氧反硝化系统构建及脱氮效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9页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第14-15页
        1.1.1 课题项目来源第14页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好氧反硝化菌及好氧反硝化机制研究进展第15-24页
        1.2.1 好氧反硝化菌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布第16-20页
        1.2.2 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的反硝化特性第20-21页
        1.2.3 好氧反硝化基因特征和相关酶系第21-24页
    1.3 好氧反硝化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第24-30页
        1.3.1 好氧反硝化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24-25页
        1.3.2 好氧反硝化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第25-28页
        1.3.3 好氧反硝化技术处理实际废水研究第28-29页
        1.3.4 高硝氮工业废水生物脱氮研究第29-30页
    1.4 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与限制因素剖析第30-36页
        1.4.1 生物强化技术研究现状第31-32页
        1.4.2 生物脱氮强化技术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1.4.3 好氧反硝化强化技术优势与关键第33-34页
        1.4.4 生物强化系统功能菌群互作网络研究第34-36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第36-39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第36-37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37页
        1.5.3 研究技术路线第37-3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9-58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9-43页
        2.1.1 试验水质指标第39-40页
        2.1.2 试验用化学试剂第40-41页
        2.1.3 实验设备和仪器第41-42页
        2.1.4 好氧反硝化培养基第42-43页
    2.2 实验方法第43-58页
        2.2.1 好氧反硝化菌分离与鉴定第43-48页
        2.2.2 好氧反硝化菌培养条件优化第48页
        2.2.3 水质分析方法第48-49页
        2.2.4 工业废水毒性检测第49-50页
        2.2.5 好氧反硝化生物强化反应器构建第50-53页
        2.2.6 生物强化好氧反硝化菌群分析第53-58页
第3章 Pseudomonas sp. T13脱氮效能与反硝化动力学研究第58-91页
    3.1 引言第58页
    3.2 好氧反硝化菌多相分类与鉴定第58-66页
        3.2.1 好氧反硝化菌群的驯化与富集第59-60页
        3.2.2 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第60-61页
        3.2.3 好氧反硝化菌多相分类鉴定第61-64页
        3.2.4 好氧反硝化菌的全基因测序及关键功能酶分析第64-66页
    3.3 关键环境因子对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影响第66-72页
        3.3.1 温度对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影响第66-67页
        3.3.2 pH对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影响第67-68页
        3.3.3 不同电子供体对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影响第68-69页
        3.3.4 不同碳氮比对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影响第69-70页
        3.3.5 不同硝态氮对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影响第70-72页
    3.4 好氧反硝化菌的生长条件优化与脱氮特性第72-83页
        3.4.1 好氧反硝化菌T13的环境因子优化第72-78页
        3.4.2 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底物浓度优化第78-82页
        3.4.3 好氧反硝化菌T13的脱氮特性第82-83页
    3.5 好氧反硝化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第83-90页
        3.5.1 好氧反硝化菌T13的生长动力学第83-86页
        3.5.2 好氧反硝化菌T13的反硝化动力学第86-90页
    3.6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4章 好氧反硝化强化工艺运行优化及低氮素废水处理第91-110页
    4.1 引言第91-92页
    4.2 生物强化反应器的驯化及运行效果第92-96页
        4.2.1 聚氨酯载体生物附着特性第92页
        4.2.2 生物强化反应器驯化及运行效果第92-96页
    4.3 生物强化反应器关键参数优化第96-101页
        4.3.1 响应曲面法运行参数优化第96-100页
        4.3.2 C/N比与DO对反应器中好氧反硝化菌T13影响第100-101页
    4.4 好氧反硝化菌不同强化方式处理低氮素污水分析第101-108页
        4.4.1 好氧反硝化反应器载体挂膜方式驯化第101-103页
        4.4.2 不同驯化载体功能菌群及主要反硝化菌分析第103-107页
        4.4.3 好氧反硝化菌T13丰度变化第107-108页
    4.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5章 高硝氮工业废水处理及强化菌群演替规律解析第110-127页
    5.1 引言第110-111页
    5.2 高硝氮工业废水对悬浮菌群及生物膜的毒理分析第111-113页
        5.2.1 煤制乙二醇工业废水主要组分分析第111-112页
        5.2.2 生物毒理学分析第112-113页
    5.3 T13生物载体驯化及生物强化反应器启动第113-115页
    5.4 生物强化脱氮工艺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效果分析第115-117页
    5.5 处理煤制乙二醇工业废水功能菌群分析第117-125页
        5.5.1 高通量菌群信息分析第117-120页
        5.5.2 好氧反硝化菌T13变化分析第120-122页
        5.5.3 强化系统生物膜与悬浮菌群结构与功能网络解析第122-125页
    5.6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个人简历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高管股权激励保留与激励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一篇:混养反硝化硫细菌Thio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 X2的分离鉴定与基因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