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LED可见光通信链路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3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9页
        1.2.3 Li Fi与Wi Fi第29-30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31-36页
        1.3.1 本文研究内容第31-33页
        1.3.2 本文结构安排第33-36页
第2章 室外可见光信道特性研究第36-64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随机网络简介第36-39页
        2.2.1 泊松点过程第37-38页
        2.2.2 泊松随机网络的信干噪比第38-39页
    2.3 可见光信道SINR期望的近似表达第39-47页
        2.3.1 可见光信道基本模型第39-40页
        2.3.2 基本结论第40-43页
        2.3.3 数值仿真第43-47页
        2.3.4 小结第47页
    2.4 可见光接收信号特性的近似概率分布第47-63页
        2.4.1 基本模型第47-48页
        2.4.2 可见光信号接收个数的近似概率分布第48-49页
        2.4.3 可见光干扰功率的近似概率分布第49-50页
        2.4.4 可见光平面反射多径功率的近似概率分布第50-52页
        2.4.5 一般情况下可见光多径的近似概率分布第52-54页
        2.4.6 关于漫反射的考虑第54页
        2.4.7 仿真结果第54-59页
        2.4.8 实际场景验证第59-63页
        2.4.9 小结第63页
    2.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3章 室外可见光信道噪声抑制技术研究第64-116页
    3.1 引言第64页
    3.2 背景光噪声实测研究第64-72页
        3.2.1 太阳光噪声特性研究第65-67页
        3.2.2 人造光源噪声特性研究第67-71页
        3.2.3 小结第71-72页
    3.3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太阳光噪声抑制第72-107页
        3.3.1 Hilbert-Huang变换与可见光信号处理第72-73页
        3.3.2 太阳光噪声的Hilbert-Huang分析第73-80页
        3.3.3 人造光源噪声的Hilbert-Huang分析第80-86页
        3.3.4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光噪声抑制第86-98页
        3.3.5 室外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第98-100页
        3.3.6 噪声抑制性能比较第100-107页
    3.4 室外可见光路径损失特性研究第107-114页
        3.4.1 室外可见光信号路径损失第107-109页
        3.4.2 可见光通信系统速率-距离变化特性第109-114页
    3.5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4章 室内LED阵列光源链路性能研究第116-148页
    4.1 引言第116页
    4.2 LED阵列光源设计原理第116-123页
        4.2.1 光度学参量第117-120页
        4.2.2 单个白光LED光源第120-122页
        4.2.3 Sparrow法则第122页
        4.2.4 两个白光LED光源第122-123页
        4.2.5 多个白光LED光源第123页
    4.3 兼顾通信与照明的LED阵列设计第123-133页
        4.3.1 信号模型第123-124页
        4.3.2 优化目标与限制条件第124-128页
        4.3.3 优化问题第128-133页
    4.4 LED阵列光源通信性能研究第133-147页
        4.4.1 LED信号光源波束角第134-142页
        4.4.2 LED信号光源指向角第142-147页
    4.5 本章小结第147-148页
第5章 LED阵列光源接入技术研究第148-166页
    5.1 引言第148页
    5.2 无线接入系统模型第148-151页
    5.3 无线接入系统性能研究第151-157页
        5.3.1 发射信号模型第151-152页
        5.3.2 接收信号模型第152-157页
    5.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157-165页
        5.4.1 模型蜂窝覆盖区域第159-161页
        5.4.2 相邻LED信号光源分布第161-162页
        5.4.3 用户接入数量第162-164页
        5.4.4 调光级数第164-165页
    5.5 本章小结第165-166页
结论第166-168页
附录I第168-170页
附录II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83-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个人简历第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适配体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蛋白质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百样解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