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多适配体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蛋白质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第12页
    1.2 氧化石墨烯简要介绍第12-15页
    1.3 基于石墨烯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应用第15-18页
    1.4 多适配体技术第18-19页
    1.5 微流控芯片第19-20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传感器的设计第21-32页
    2.1 实验部分第21-22页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页
        2.1.2 试剂的配制第21-22页
        2.1.3 目标蛋白的检测第22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2-32页
        2.2.1 最大适配体浓度的确定第22-23页
        2.2.2 最大石墨烯浓度的考察第23-24页
        2.2.3 不同数量适配体最大适配体浓度的比较第24-25页
        2.2.4 单适配体和多适配体恢复情况比较第25-28页
        2.2.5 不同蛋白浓度对荧光恢复的影响第28-32页
第三章 建立氧化石墨烯-多适配体 FRET 传感器的方法实现了实际样品大鼠尿样中的溶菌酶的浓度测定第32-35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页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页
        3.2.2 尿样中溶菌酶的检测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5页
        3.3.1 尿样中溶菌酶的检测第33-35页
第四章 基于适配体的氧化石墨烯的 FRET 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凋亡细胞释放细胞色素 C 的动态检测第35-46页
    4.1 引言第35-37页
    4.2 实验部分第37-42页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7-39页
        4.2.2 试剂的配制第39-40页
        4.2.3 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培养第40页
        4.2.4 确定给药浓度:MTT第40-41页
        4.2.5 提取不含线粒体的胞浆蛋白第41页
        4.2.6 目标蛋白对荧光的淬灭和恢复第41页
        4.2.7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浓度第41-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4.3.1 细胞凋亡给药浓度确定第42-43页
        4.3.2 样品稀释倍数的确定第43页
        4.3.3 样品稀释倍数的确定第43-44页
        4.3.4 对不同给要浓度作用对凋亡细胞所释放对CYT C的检测第44页
        4.3.5 与经典实验WESTERN BLOT的对比第44-46页
第五章 建立GO-多适配体FRET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电泳分离蛋白第46-52页
    5.1 实验部分第46-50页
        5.1.0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6页
        5.1.1 实验试剂第46-47页
        5.1.2 芯片制作流程第47-48页
        5.1.3 溶液配制第48页
        5.1.4 芯片刻蚀流程第48页
        5.1.5 芯片热键和第48-49页
        5.1.6 双T通道结构第49-50页
        5.1.7 蛋白等电聚焦分离第50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0-52页
        5.2.1 芯片电泳结果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LED可见光通信链路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