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压力加工工艺论文

纯钛及钛合金强力旋压损伤演化规律及韧性断裂预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页
    1.2 韧性断裂力学模型研究第14-18页
        1.2.1 损伤力学模型第15-16页
        1.2.2 空洞塑性断裂模型第16页
        1.2.3 空洞形核、长大、聚合模型第16-18页
        1.2.4 经验模型第18页
    1.3 韧性断裂准则第18-23页
        1.3.1 全耦合韧性断裂准则第18-23页
        1.3.2 全解耦韧性断裂准则第23页
    1.4 韧性断裂机制研究第23-25页
    1.5 旋压成形原理及其分类第25-27页
    1.6 旋压成形韧性断裂研究现状第27-30页
        1.6.1 普旋和剪旋韧性断裂研究第27-30页
        1.6.2 筒形件强力旋压韧性断裂研究第30页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32-37页
    2.1 实验材料第32页
    2.2 韧性断裂试验第32-35页
        2.2.1 负应力三轴度下的韧性断裂试验第33页
        2.2.2 低应力三轴度下的韧性断裂试验第33-34页
        2.2.3 高应力三轴度下的韧性断裂试验第34-35页
    2.3 强力旋压实验第35-37页
        2.3.1 筒形件强力旋压实验第35-36页
        2.3.2 剪切旋压试验第36-37页
第3章 不同应力状态与韧性断裂准则的关系研究第37-65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韧性断裂准则应力三轴度的临界值第37-40页
    3.3 不同应力状态下韧性断裂试验结果第40-43页
        3.3.1 负应力三轴度下韧性断裂试验结果第41页
        3.3.2 低应力三轴度下韧性断裂试验结果第41-42页
        3.3.3 高应力三轴度下韧性断裂试验结果第42-43页
    3.4 不同应力状态下塑性变形特点第43-53页
        3.4.1 负应力三轴度下塑性变形特点第44-46页
        3.4.2 低应力三轴度下塑性变形特点第46-50页
        3.4.3 高应力三轴度下塑性变形特点第50-53页
    3.5 不同应力状态下韧性断裂准则的评估第53-62页
        3.5.1 负应力三轴度下韧性断裂准则的评估第53-55页
        3.5.2 低应力三轴度下韧性断裂准则的评估第55-58页
        3.5.3 高应力三轴度下韧性断裂准则的评估第58-62页
    3.6 韧性断裂试验断裂位置的平均应力状态第62-63页
    3.7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TA2纯钛筒形件可旋性试验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第65-92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TA2纯钛筒形件可旋性试验设计及结果第65-67页
    4.3 TA2纯钛筒形件可旋性试验的韧性断裂预测第67-70页
        4.3.1 TA2纯钛筒形件可旋性试验的有限元模型第67-68页
        4.3.2 TA2纯钛筒形件可旋性试验的损伤分布第68-70页
    4.4 TA2纯钛筒形件可旋性试验的断裂机制研究第70-78页
        4.4.1 旋压变形的周期性第70-73页
        4.4.2 应力状态分析第73-77页
        4.4.3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77-78页
    4.5 材料可旋性预测结果分析第78-90页
        4.5.1 拉伸压缩试验预测精度对比分析第78-80页
        4.5.2 基于拉伸试验的筒形件可旋性预测精度第80-81页
        4.5.3 网格高宽比对筒形件可旋性预测精度及损伤演化的影响第81-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5章 Ti-15-3 钛合金筒形件强旋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第92-113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Ti-15-3 筒形件强旋试验结果第92-94页
    5.3 Ti-15-3 钛合金筒形件强旋的韧性断裂预测第94-98页
        5.3.1 Ti-15-3 钛合金筒形件强旋的有限元模型第94-95页
        5.3.2 Ti-15-3 钛合金筒形件强旋的损伤分布第95-98页
    5.4 Ti-15-3 筒形件强旋的断裂机制研究第98-109页
        5.4.1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98-99页
        5.4.2 应力状态分析第99-101页
        5.4.3 应力演化分析第101-109页
    5.5 韧性裂纹扩展研究第109-111页
    5.6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6章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第113-129页
    6.1 引言第113页
    6.2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设计及结果第113-115页
    6.3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的韧性断裂预测第115-120页
        6.3.1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的有限元模型第115-116页
        6.3.2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的应变波动第116-118页
        6.3.3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的损伤分布第118-120页
    6.4 TA2纯钛板材可旋性试验的断裂机制研究第120-127页
        6.4.1 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第121-122页
        6.4.2 应力状态分析第122-127页
    6.5 材料可旋性预测结果分析第127页
    6.6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结论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个人简历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坩埚定向凝固Ti-(43-48)Al-2Cr-2Nb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
下一篇:TiAl3/2024Al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原位反应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