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溶剂 | 第16-21页 |
1.2.1 水 | 第16-17页 |
1.2.2 离子液体 | 第17-19页 |
1.2.3 溶剂效应 | 第19页 |
1.2.4 溶剂效应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21-23页 |
1.3.1 燃料电池概述 | 第21页 |
1.3.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3 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碳纳米管 | 第22-23页 |
1.4 蛋白质 | 第23-26页 |
1.4.1 蛋白质概述 | 第23-24页 |
1.4.2 蛋白质结构研究进展 | 第24页 |
1.4.3 影响蛋白质构象的因素研究 | 第24-25页 |
1.4.4 蛋白质在基底电极上的固定方法 | 第25页 |
1.4.5 蛋白质的电催化 | 第25-26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构筑碳纳米管-离子液体-铂纳米晶复合材料 | 第28-37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2.3 复合材料合成 | 第29-31页 |
2.3.1 碳纳米管的酸化 | 第29页 |
2.3.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9-30页 |
2.3.3 碳纳米管-离子液体-铂纳米晶复合材料的构筑 | 第30-31页 |
2.4 CNTs-ILs-Pt复合材料表征 | 第31-36页 |
2.4.1 红外光谱 | 第31-33页 |
2.4.2 X射线衍射仪 | 第33页 |
2.4.3 拉曼光谱 | 第33-34页 |
2.4.4 透射电镜 | 第34-35页 |
2.4.5 X射线电子能谱仪 | 第35-36页 |
2.5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不同复合材料的甲醇电催化 | 第37-4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主要试剂原料、仪器 | 第37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37-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3.4.1 循环伏安 | 第38-39页 |
3.4.2 交流阻抗 | 第39-40页 |
3.4.3 计时电流 | 第40-41页 |
3.5 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LB膜构筑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1.1 牛血清白蛋白简介 | 第42页 |
4.1.2 Langmuir-Blodgett膜简介 | 第42-43页 |
4.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3页 |
4.3 LB膜的构筑 | 第43-4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4-53页 |
4.4.1 π-t动力学曲线 | 第44-49页 |
4.4.2 π-A等温线 | 第49-53页 |
4.5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牛血清白蛋白LB膜的表征及电催化 | 第54-63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1.1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5.2 LB膜的表征 | 第54-59页 |
5.2.1 圆二色谱图 | 第54-56页 |
5.2.2 红外光谱 | 第56-58页 |
5.2.3 原子力显微镜 | 第58-59页 |
5.3 电催化 | 第59-61页 |
5.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59页 |
5.3.2 恒电流计时电位 | 第59-60页 |
5.3.3 循环伏安 | 第60-61页 |
5.4 结论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