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1.2.1 关于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第11-13页 |
| 1.2.2 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 | 第13页 |
| 1.2.3 关于居住状况的研究 | 第13-17页 |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 1.3.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1.3.2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 | 第20-29页 |
| 2.1 总规模:族别全,增长快 | 第20-21页 |
| 2.2 各民族数量:五大民族人口数占比过半 | 第21-22页 |
| 2.3 居住时间:流动性较强 | 第22-23页 |
| 2.4 来源地分布:多数来源于西南地区 | 第23-24页 |
| 2.5 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与留沪时间成正比 | 第24-26页 |
| 2.6 来沪原因:以经商和务工为主 | 第26-27页 |
| 2.7 收入水平:经济收入较低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分布分析 | 第29-34页 |
| 3.1 居住分布空间 | 第29-31页 |
| 3.2 居住分布形态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择居行为分析 | 第34-38页 |
| 4.1 迁移模式:以举家迁移为主 | 第34页 |
| 4.2 住房类型:过半数选择租房居住 | 第34-36页 |
| 4.3 寻房途径:多数为熟人介绍途径寻房 | 第36-37页 |
| 4.4 择居顺序:城区空间差异导致择居和择业的顺序差异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上海市少数民族居住环境分析 | 第38-44页 |
| 5.1 居住面积:近半数住房不超过20平米 | 第38页 |
| 5.2 居住设施:多为合用,设施齐全 | 第38-39页 |
| 5.3 过半数少数民族不在意居住的社区类型 | 第39-40页 |
| 5.4 邻里交往关系:大多数少数民族表现出较主动的交往姿态 | 第40-41页 |
| 5.5 清真餐饮场所分布:多分布于市区,清真餐饮管理混乱 | 第41-42页 |
| 5.6 宗教场所分布:清真寺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上海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满意度分析 | 第44-49页 |
| 6.1 变量选取 | 第44页 |
| 6.2 居住满意度概况 | 第44-47页 |
| 6.3 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9-57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49-51页 |
| 7.1.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隔离状况严重 | 第49页 |
| 7.1.2 少数民族以链式流动为主 | 第49-50页 |
| 7.1.3 少数民族流动群体总体居住满意度较高 | 第50页 |
| 7.1.4 不同族别间居住满意度不存在明显分异 | 第50页 |
| 7.1.5 民族因素随着居住异地时间的增加而淡化 | 第50-51页 |
| 7.1.6 住房条件明显影响居住满意程度 | 第51页 |
| 7.2 相关政策及建议 | 第51-57页 |
| 7.2.1 相关政策 | 第51-54页 |
| 7.2.2 对策及建议 | 第54-57页 |
| 第八章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