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红鳍东方鲀IL-2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其免疫应答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红鳍东方鲀养殖相关研究概况第9-11页
        1.1.1 红鳍东方鲀营养价值第9页
        1.1.2 红鳍东方鲀的养殖状况第9-11页
    1.2 鱼类免疫系统第11-14页
        1.2.1 概述第11页
        1.2.2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第11-12页
        1.2.3 鱼类特异性免疫第12页
        1.2.4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第12-14页
    1.3 鱼类白介素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1 白介素 1第15页
        1.3.2 白介素 2第15-16页
        1.3.3 白介素 15第16页
    1.4 重组表达系统第16-21页
        1.4.1 原核表达系统第16-18页
        1.4.2 真核表达系统第18-21页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第21-22页
第二章 红鳍东方鲀白介素 2(IL-2)基因的原核表达第22-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6页
        2.2.1 构建重组红鳍东方鲀IL-2原核表达载体第22-23页
        2.2.2 引物设计第23页
        2.2.3 重组表达载体的提取第23页
        2.2.4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23-24页
        2.2.5 菌检第24页
        2.2.6 质粒的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第24页
        2.2.7 重组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第24-25页
        2.2.8 重组蛋白可溶性分析第25页
        2.2.9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第25-26页
        2.2.10 重组蛋白的肠激酶酶切及酶切条件的优化第2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2.3.1 红鳍东方鲀IL-2基因序列分析及合成第26-27页
        2.3.2 原核表达载体的转化第27-28页
        2.3.3 菌检结果第28页
        2.3.4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及测序第28-29页
        2.3.5 重组蛋白可溶性分析第29-30页
        2.3.6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第30-31页
        2.3.7 肠激酶酶切条件优化第31-32页
    2.4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红鳍东方鲀白介素2(IL-2)基因的真核表达第34-43页
    3.1 实验材料第34页
        3.1.1 实验试剂第34页
        3.1.2 实验仪器第34页
    3.2 实验方法第34-38页
        3.2.1 构建重组红鳍东方鲀IL-2真核表达载体第34页
        3.2.2 引物设计第34-35页
        3.2.3 重组表达载体的提取第35页
        3.2.4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35页
        3.2.5 重组质粒线性化第35页
        3.2.6 毕赤酵母GS115菌株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5-36页
        3.2.7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高拷贝菌株的筛选第36页
        3.2.8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鉴定第36-37页
        3.2.9 蛋白质诱导表达条件优化第37-3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3.3.1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38页
        3.3.2 高拷贝菌株筛选第38-39页
        3.3.3 高拷贝菌株的鉴定第39-40页
        3.3.4 重组蛋白诱导条件优化第40-41页
    3.4 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重组红鳍东方鲀白介素2蛋白的活性鉴定及免疫应答第43-57页
    4.1 实验材料第43页
        4.1.1 实验动物第43页
        4.1.2 实验试剂第43页
        4.1.3 实验仪器第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7页
        4.2.1 重组蛋白的活性鉴定第43-44页
        4.2.3 重组蛋白体内免疫红鳍东方鲀第44页
        4.2.4 免疫后相关基因的表达第44-4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4.3.1 重组红鳍东方鲀白介素2的活性鉴定第47-49页
        4.3.2 红鳍东方鲀肾脏组织总RNA提取第49-50页
        4.3.3 免疫后肾脏组织中IL-2、IL-15、MHCI、STAT2基因的表达差异第50-54页
    4.4 讨论第54-57页
        4.4.1 重组白介素的活性鉴定第54-55页
        4.4.2 重组蛋白免疫鱼体后肾脏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浑太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检验中度干扰假说
下一篇:ADTIQ的形成及其在糖尿病与帕金森病之间存在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