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 普通烟草花叶病毒病 | 第10-11页 |
1.1.1 病原学 | 第10页 |
1.1.2 症状 | 第10-11页 |
1.1.3 综合防治进展 | 第11页 |
1.2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病毒来源的基因介导的抗性 | 第12-13页 |
1.2.2 寄主基因介导的抗性 | 第13-14页 |
1.2.3 其他来源基因介导的抗性 | 第14-15页 |
1.3 核糖体失活蛋白概述 | 第15-21页 |
1.3.1 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布 | 第15-16页 |
1.3.2 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1.3.3 核糖体失活蛋白的酶活性 | 第17-19页 |
1.3.4 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 几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抗病毒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4.1 商陆抗病毒蛋白及其无毒突变体 | 第21-22页 |
1.4.2 苦瓜素(Alpha-momorcharin,а-MC) | 第22-23页 |
1.4.3 苦瓜毒蛋白MAP30(Momordica anti-HIV protein of 30kDa) | 第23页 |
1.4.4 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 | 第23-24页 |
1.5 植物系统性获得抗性及其病程相关蛋白基因 | 第24-25页 |
1.6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 第26-4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2.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26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7-3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2.2.1 R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2.2.2 RT-PCR扩增 | 第34-35页 |
2.2.3 测序结果分析 | 第35页 |
2.2.4 构建表达载体 | 第35-36页 |
2.2.5 Western Blot验证蛋白在本氏烟中的表达 | 第36页 |
2.2.6 异源表达四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在本氏烟中的亚细胞定位 | 第36-38页 |
2.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异源表达核糖体失活蛋白对TMV的抑制作用 | 第40-4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3.1.1 植株和菌液 | 第40页 |
3.1.2 试剂和引物 | 第4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3.2.1 菌液活化 | 第40页 |
3.2.2 土壤根癌农杆菌渗入法浸润本实验 | 第40-41页 |
3.2.3 观察RIPs对TMV的抑制 | 第41页 |
3.2.4 ELISA检测TMV的含量 | 第41-42页 |
3.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MV RNA含量 | 第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3.3.1 表达RIPs的本氏烟中TMV的侵染移动情况 | 第42-44页 |
3.3.2 ELISA检测TMV含量 | 第44-45页 |
3.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MV RNA的表达量 | 第45-46页 |
3.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异源表达核糖体失活蛋白诱导植物系统性抗性 | 第48-58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4.1.1 供试植株 | 第48页 |
4.1.2 试剂和引物 | 第48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4.2.1 DAB染色法检测细胞中H2O2 | 第48-49页 |
4.2.2 NBT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的超氧化物 | 第49-50页 |
4.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5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4.3.1 DAB染色法检测细胞中H2O2 | 第50-51页 |
4.3.2 NBT染色法检测超氧化物 | 第51-53页 |
4.3.3 RT-qPCR检测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53-54页 |
4.4 讨论 | 第54-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页 |
5.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