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 梭毒隐翅虫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1 梭毒隐翅虫的生物学 | 第13页 |
1.2 梭毒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 | 第13-15页 |
2 植物精油在害虫防治上的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3 昆虫解毒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概述 | 第16-17页 |
引言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植物精油化学组分分析 | 第19-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1.1 供试植物精油 | 第19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1.3 植物精油化学组分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2.1 冬青油化学组分 | 第21页 |
2.2 薄荷油化学组分 | 第21-23页 |
2.3 艾叶油化学组分 | 第23-24页 |
2.4 芳樟油化学组分 | 第24-26页 |
2.5 柠檬油化学组分 | 第26-27页 |
2.6 桉叶油化学组分 | 第27-28页 |
2.7 丁香油化学组分 | 第28-29页 |
2.8 香茅油化学组分 | 第29-30页 |
2.9 肉桂油化学组分 | 第30-31页 |
2.10 青蒿油化学组分 | 第31-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植物精油对梭毒隐翅虫驱避、熏蒸、触杀活性的研究 | 第35-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1.1 供试植物精油 | 第35页 |
1.2 供试梭毒隐翅虫 | 第35页 |
1.3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1.4 植物精油驱避活性测定 | 第35-36页 |
1.5 植物精油熏蒸活性测定 | 第36-37页 |
1.6 植物精油触杀活性测定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2.1 植物精油驱避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2.2 植物精油熏蒸活性测定 | 第39-41页 |
2.3 植物精油触杀活性测定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冬青油对梭毒隐翅虫解毒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45-63页 |
第1节 梭毒隐翅虫解毒酶(GST、CarE、P450酶)的测定与比较 | 第45-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52页 |
1.1 供试梭毒隐翅虫 | 第45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45-46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1.4 试剂配制 | 第46-48页 |
1.5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制作 | 第48页 |
1.6 酶源蛋白含量测定 | 第48-49页 |
1.7 酶液制备前处理 | 第49页 |
1.8 酶液制备 | 第49页 |
1.9 解毒酶(GST、CarE、P450酶)活性测定 | 第49-51页 |
1.10 解毒酶(GST、CarE、P450酶)活性活性数据分析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2.1 酶源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52-53页 |
2.2 α-萘酚标准曲线 | 第53页 |
2.3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 第53-54页 |
2.4 解毒酶(GST、CarE、P450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第2节 梭毒隐翅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与比较 | 第57-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1.1 供试梭毒隐翅虫 | 第57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57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1.4 试剂配制 | 第57-58页 |
1.5 酶液制备前处理 | 第58页 |
1.6 酶液制备 | 第58页 |
1.7 酶源蛋白含量测定 | 第58页 |
1.8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 第58页 |
1.9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数据分析 | 第58-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第63-64页 |
1.1 明确了10种供试植物精油的成分 | 第63页 |
1.2 测定了10种供试植物精油对梭毒隐翅虫的驱避、熏蒸、触杀活性 | 第63-64页 |
1.3 测定了冬青油对梭毒隐翅虫解毒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影响 | 第64页 |
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