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生育政策的调整 | 第11页 |
1.1.2 生育意愿的改变 | 第11-12页 |
1.1.3 教育公平的需要 | 第12页 |
1.1.4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 第1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全面二孩”政策 | 第15页 |
2.1.2 基础教育 | 第15-16页 |
2.1.3 人口预测 | 第16页 |
2.1.4 学龄人口 | 第16页 |
2.1.5 教育资源需求 | 第16-17页 |
2.2 人口预测的研究 | 第17-19页 |
2.3 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 第19-21页 |
2.4 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预测的研究 | 第21-24页 |
2.5 文献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5-2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3.3 研究重点 | 第26页 |
3.4 研究难点 | 第26页 |
3.5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5.1 文献研究法 | 第26页 |
3.5.2 调查研究法 | 第26页 |
3.5.3 统计分析法 | 第26-27页 |
3.6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3.7 研究的新意 | 第28-29页 |
第4章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预测 | 第29-41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2 预测中涉及的相关名词解释 | 第29-30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30-33页 |
4.3.1 模型选择 | 第30-31页 |
4.3.2 模型假设 | 第31页 |
4.3.3 模型表达式 | 第31-32页 |
4.3.4 重要参数设定与说明 | 第32-33页 |
4.3.5 模型预测效果检验 | 第33页 |
4.4 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预测 | 第33-36页 |
4.4.1 基础教育学龄段划分说明 | 第33-34页 |
4.4.2 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4.5 在校学生规模预测 | 第36-39页 |
4.5.1 入学率预测 | 第36-37页 |
4.5.2 在校学生规模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4.6 班额数预测 | 第39-41页 |
第5章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 第41-55页 |
5.1 师资需求量预测 | 第41-45页 |
5.1.1 教职工需求量预测 | 第41-43页 |
5.1.2 专任教师需求量预测 | 第43-45页 |
5.2 基础教育预算内事业经费需求量预测 | 第45-48页 |
5.2.1 生均教育事业经费预测 | 第45-46页 |
5.2.2 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需求量预测 | 第46-48页 |
5.3 办学硬件条件预测 | 第48-55页 |
5.3.1 校舍面积需求量预测 | 第48-50页 |
5.3.2 占地面积需求量预测 | 第50-51页 |
5.3.3 图书需求量预测 | 第51-53页 |
5.3.4 计算机需求量预测 | 第53-5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1.1 学龄人口将出现增长 | 第55页 |
6.1.2 学前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 第55页 |
6.1.3 基础教育经费将出现较大缺口 | 第55页 |
6.1.4 学前办学硬件设施不足问题突出 | 第55-5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6.2.1 各区县及时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因地制宜统筹资源配置 | 第56页 |
6.2.2 适度扩大教师规模,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 | 第56-57页 |
6.2.3 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拓宽教育经费补充渠道 | 第57页 |
6.2.4 统筹调配现有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