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9-2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五)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六)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一、印象:Z老师与S学校 | 第28-30页 |
(一)Z老师 | 第28-29页 |
(二)S学校 | 第29-30页 |
二、回望:Z老师成长历程叙事 | 第30-42页 |
(一)梦想的萌芽 | 第30页 |
(二)初为人师 | 第30-33页 |
(三)脱产学习 | 第33-34页 |
(四)投稿的那些故事 | 第34-36页 |
(五)从农村走向城市 | 第36-37页 |
(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 第37-42页 |
三、总结:Z老师成长阶段性特点 | 第42-46页 |
(一)入职适应期 | 第42-43页 |
(二)稳定积累期 | 第43页 |
(三)职业教育期 | 第43页 |
(四)能力建构期 | 第43-44页 |
(五)成功创造期 | 第44-46页 |
四、剖析:Z老师成长关键因素 | 第46-57页 |
(一)宏观系统:政策与文化 | 第46-48页 |
(二)中观系统:家庭与团队 | 第48-51页 |
(三)微观系统:关键事件与人格特点 | 第51-57页 |
五、体悟:Z老师成长路径 | 第57-63页 |
(一)教育信念——为理想而存在 | 第57-58页 |
(二)终身学习——思想与能力的不断延伸 | 第58-59页 |
(三)总结反思——在实践中拷问心灵 | 第59-60页 |
(四)教学研相结合——“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蜕变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