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RCEP成员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3 研究结构第12页
    1.3 本文创新点第12-14页
        1.3.1 研究视角有所创新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有所创新第13-14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9页
第3章 绿色贸易壁垒相关理论第19-28页
    3.1 绿色贸易壁垒作用机制第19页
    3.2 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型第19-22页
        3.2.1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SPS)第19-20页
        3.2.2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TBT)第20页
        3.2.3 绿色环境标志第20-21页
        3.2.4 绿色关税第21页
        3.2.5 绿色包装制度第21-22页
    3.3 绿色贸易壁垒基础理论第22-28页
        3.3.1 贸易保护理论第22-24页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3.3.3 福利效应论第25页
        3.3.4 环境优先理论第25-26页
        3.3.5 竞争优势理论第26页
        3.3.6 国家市场进入理论第26-28页
第4章 我国出口农产品遭受RCEP主要成员国绿色贸易壁垒情况第28-34页
    4.1 日本第28-29页
    4.2 韩国第29-30页
    4.3 澳大利亚、新西兰第30-31页
    4.4 东盟第31-32页
    4.5 RCEP成立后各国绿色贸易壁垒可能的变化第32-34页
第5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定性分析第34-40页
    5.1 绿色贸易壁垒短期内的消极影响第34-38页
        5.1.1 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农产品贸易成本第34-35页
        5.1.2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优势第35-36页
        5.1.3 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了农产品出口数量第36-37页
        5.1.4 影响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事件第37-38页
    5.2 中长期内可能的积极影响第38-40页
        5.2.1 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第38页
        5.2.2 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第38-39页
        5.2.3 促进政府改善管理模式第39-40页
第6章 RCEP各成员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定量分析第40-47页
    6.1 变量选择第40-41页
    6.2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第41-42页
    6.3 线性回归结果分析第42-46页
    6.4 对RECP达成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变动进行预测第46-47页
第7章 我国应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第47-52页
    7.1 政府宏观层面第47-49页
        7.1.1 积极参与制定RCEP相关规则,主动落实协议的执行第47-48页
        7.1.2 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第48页
        7.1.3 完善农业支持保障体系第48页
        7.1.4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积极解决贸易争端事件第48-49页
    7.2 行业中观层面第49-50页
        7.2.1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第49页
        7.2.2 吸引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行业建设第49-50页
    7.3 企业微观层面第50-52页
        7.3.1 实行出口农产品种类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第50页
        7.3.2 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拓展绿色农产品市场第50-51页
        7.3.3 增加创新意识,提升农产品质量第51-52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给侧改革下制造业企业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研究
下一篇:东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