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一种改进的室内定位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背景第11-12页
    1.2 相关工作第12-15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及贡献第15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定位技术综述第17-31页
    2.1 无线通信技术第17-19页
        2.1.1 无线传输第17-18页
        2.1.2 无线信号的特性第18-19页
    2.2 定位第19-20页
        2.2.1 世界坐标系第19-20页
        2.2.2 本地坐标系第20页
    2.3 室内定位第20-21页
    2.4 定位方法第21-23页
        2.4.1 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第21-22页
        2.4.2 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第22页
        2.4.3 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第22页
        2.4.4 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第22-23页
    2.5 定位技术第23-28页
        2.5.1 蜂窝技术(Cell of Origin,COO)第23-24页
        2.5.2 三边定位(Trilateration)第24-26页
        2.5.3 三角定位(Triangulation)第26页
        2.5.4 位置指纹(Location Fingerprinting,LFP)第26-27页
        2.5.5 聚类(Clustering)第27-28页
        2.5.6 Dead Reckoning第28页
    2.6 基于位置指纹技术的定位算法第28-29页
        2.6.1 n维Eudidean距离第28-29页
        2.6.2 最邻近(Nearest Neighbor,NN)第29页
        2.6.3 K最邻近(K Nearest Neighbor,KNN)第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组合室内定位算法及定位实验第31-50页
    3.1 权值K最邻近(Weighted K Nearest Neighbor,WKNN)第31页
    3.2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第31-33页
    3.3 结合SVM的权值K最邻近算法(SVM-WKNN)第33-39页
        3.3.1 支持向量机优势第33-34页
        3.3.2 支持向量机定位分类的缺陷第34页
        3.3.3 利用权值K最临近做进一步分类第34-35页
        3.3.4 SVM多分类及WKNN的组合第35-39页
    3.4 定位实验第39-49页
        3.4.1 实验场景第39页
        3.4.2 信号强度值分布实验第39-41页
        3.4.3 定位数据存储方式第41-44页
        3.4.4 定位实验及定位精度分析第44-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组合定位算法的应用第50-58页
    4.1 路径跟踪系统第50页
    4.2 功能需求第50-51页
    4.3 系统结构第51-56页
        4.3.1 服务器第51-53页
        4.3.2 客户端第53-55页
        4.3.3 通信数据格式第55-56页
    4.4 路径跟踪实验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总结第58页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列表第68-69页
参与项目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改革背景下增值税中央地方分配比例研究
下一篇:深圳市宝安区地税征管流程再造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