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克鲁-冲木达成矿带斑岩型与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5页
        1.3.1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第12-13页
        1.3.2 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第13-14页
        1.3.3 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成因联系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第18-19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9-24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9页
    2.2 大地构造背景及成矿条件第19-20页
    2.3 区域地层第20-22页
    2.4 区域岩浆岩第22页
    2.5 区域构造第22-23页
    2.6 区域矿产概况第23-24页
第3章 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第24-31页
    3.1 山南地区构造演化四阶段第24-27页
    3.2 山南地区四次岩浆活动第27-28页
    3.3 山南地区四次成矿作用第28-31页
第4章 典型矿床剖析第31-47页
    4.1 努日矽卡岩-斑岩型铜钨钼矿床第31-40页
        4.1.1 矿床地质特征第31页
        4.1.2 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第31-40页
    4.2 程巴斑岩型钼铜矿床第40-47页
        4.2.1 矿床地质特征第40-41页
        4.2.2 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第41-47页
第5章 斑岩型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联系第47-63页
    5.1 矿床地质特征第47页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47-54页
    5.3 成矿物质来源第54-57页
    5.4 成矿流体来源第57-59页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第57-58页
        5.4.2 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及成分组成第58-59页
    5.5 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第59-62页
    5.6 成因探讨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0-71页
附表第71-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观科学的物理形态研究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以建筑艺术设计与科幻电影场景为分析对象
下一篇:粤东沿海风电场上网电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