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负面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8页
     ·国外股权激励效应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股权激励效应研究现状第14-18页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第18页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第18-21页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20页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股权激励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论第21-22页
   ·企业剩余索取权理论第22-23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第25-39页
   ·股权激励实施情况的总体分析第25-30页
     ·我国相关政策法规演变第25-27页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概况第27-30页
   ·股票来源分析第30-32页
     ·定向增发成为主流,股东转让被逐步叫停第30-31页
     ·定向增发中预留股份比例偏高第31-32页
   ·激励数量与激励对象的范围及比例分析第32-35页
     ·激励对象人员范围界定很广第32-33页
     ·激励数量额度普遍偏低第33-34页
     ·激励对象中董事、高管激励数量比例偏低第34-35页
   ·行权要素分析第35-38页
     ·行权业绩指标选用单一,设置水平过低第35-36页
     ·行权价格确定不规范第36-37页
     ·行权时间安排自由度较大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股权激励可能引致的不利影响分析第39-52页
   ·股票来源因素可能引致的不利影响分析第39-42页
     ·股东转让方式更易激发管理层过度盈余管理第39-41页
     ·较高预留股份比例易造成管理层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第41-42页
   ·激励对象与数量因素可能引致的不利影响分析第42-45页
     ·过高或过低的激励数量均易造成董高人员的盈余管理行为第43-44页
     ·董高人员参与人数偏低,增加了内幕交易可能性第44-45页
   ·行权条件因素可能引致的不利影响分析第45-49页
     ·行权业绩条件简单化加剧了管理层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第45-47页
     ·行权价格不当加重市场短期化和行权资金压力问题第47-49页
   ·行权时间安排可能引致的不利影响分析第49-51页
     ·较短的行权有效期和较少的行权次数易引发盈余管理问题第49-50页
     ·分期行权次数小于3 次易出现管理层的短期化行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股权激励引发公司长、短期负面效应的实证分析第52-66页
   ·股权激励引发的公司短期负面效应分析第52-59页
     ·样本与数据选取第52-53页
     ·研究假设第53页
     ·研究方法与步骤设计第53-55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5-59页
   ·实施股权激励引发的公司长期负面效应分析第59-65页
     ·不同激励模式下公司长期财务业绩的发展趋势分析第59-61页
     ·不同激励模式下公司经营业绩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第61-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第66-71页
   ·研究结论第66-67页
   ·对策建议第67-70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第76-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下一篇:企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