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采油区块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油田采出水处理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现状 | 第8页 |
1.2.2 油田采出水的特点 | 第8-9页 |
1.2.3 采出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质 | 第9-10页 |
1.3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 第10-16页 |
1.4 油田污水处理的现状 | 第16-17页 |
1.4.1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 第16-17页 |
1.4.2 多层混合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 第17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技术目标 | 第18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4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杏子川采油厂污水处理工艺调研 | 第19-31页 |
2.1 杏子川采油厂情况概述 | 第19页 |
2.2 杏子川采油厂联合站污水处理工艺情况概述 | 第19-20页 |
2.3 郝家坪联合站情况概述 | 第20页 |
2.4 郝家坪联合站工艺流程情况概述 | 第20-29页 |
2.4.1 隔油池 | 第21-22页 |
2.4.2 沉降罐 | 第22-23页 |
2.4.3 调节罐 | 第23页 |
2.4.4 加药罐 | 第23-24页 |
2.4.5 混凝罐及混凝搅拌装置 | 第24-25页 |
2.4.6 多项式气浮装置 | 第25-26页 |
2.4.7 精细过滤装置 | 第26-27页 |
2.4.8 清水罐 | 第27-28页 |
2.4.9 注水装置 | 第28-29页 |
2.5 杏子川采油厂各联合站水质情况概述 | 第29-30页 |
2.5.1 污水处理药剂使用情况 | 第29页 |
2.5.2 杏子川采油厂处理后水水质情况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定边采油区块多层位混合采出水絮凝处理研究 | 第31-43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3.1.1 试剂及仪器 | 第3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3.2.1 污水性质分析 | 第32-33页 |
3.2.2 絮凝剂优选的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3.2.3 处理后模拟水水质情况 | 第38-40页 |
3.2.4 处理后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新型除垢设备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第43-52页 |
4.1 新型处理思路 | 第43页 |
4.2 新型除垢装置的设计 | 第43-44页 |
4.3 新型除垢装置性能研究实验 | 第44-45页 |
4.3.1 试剂及仪器 | 第44-45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4.4.1 污水性质分析 | 第45页 |
4.4.2 新型除垢装置运行条件的优选与讨论 | 第45-48页 |
4.4.3 处理后混合水水质情况 | 第48页 |
4.4.4 新型除垢装置处理能力的测试与讨论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