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核酸论文--脱氧核糖核酸(DNA)论文

DNA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及液滴在微流控芯片中生成的物理规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DNA的基本化学结构、信息和性质第12-13页
    1.2 DNA的二级结构第13-14页
    1.3 DNA纳米技术第14-15页
    1.4 DNA链替换反应第15-17页
    1.5 DNA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第17-23页
        1.5.1 胸腺嘧啶(T)与汞离子相互作用第18-20页
        1.5.2 胞嘧啶(C)与银离子相互作用第20-21页
        1.5.3 金属离子与其他嘧啶碱基对的相互作用第21-22页
        1.5.4 离子作用下的DNA链构象转变第22-23页
    1.6 微流控技术第23-26页
第二章 银离子驱动和调控DNA链替换反应第26-46页
    2.1 前言第26-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2.2 样品预处理第30页
        2.2.3 荧光光谱测量第30-31页
        2.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4页
        2.3.1 银离子调控DNA链替换反应的机理第32页
        2.3.2 银离子调控下的带双错配碱基的DNA链替换反应的荧光分析第32-36页
        2.3.3 银离子诱导下DNA链替换反应的凝胶电泳实验分析第36-37页
        2.3.4 改变toehold的性质对链替换反应的影响第37-42页
        2.3.5 其他因素对链替换反应的影响第42-43页
        2.3.6 非toehold区域错配的离子诱导链替换反应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基于金属离子碱基对的DNA逻辑门第46-60页
    3.1 前言第46-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3.2.1 实验试剂第50页
        3.2.2 样品预处理第50-51页
        3.2.3 荧光光谱法第51页
        3.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3.3.1 与门(AND)的设计第52-54页
        3.3.2 或门(OR)的设计第54-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四章 微流控芯片中液滴生成规律的研究第60-94页
    4.1 前言第60-68页
    4.2 实验部分第68-72页
        4.2.1 实验原料第68页
        4.2.2 玻璃微流控芯片制作第68-70页
        4.2.3 实验预处理第70-71页
        4.2.4 液滴制备实验第71-7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2-92页
        4.3.1 第一种转变形式以及液滴生成过程第73-78页
        4.3.2 第二种转变形式第78-84页
        4.3.3 第三种转变形式第84-87页
        4.3.4 液滴挤压现象第87-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8页
参考文献第98-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响应分析及其在粘弹性薄膜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二次型光机耦合的暗态构造和量子多体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