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在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方面 | 第13-14页 |
1.2.2 在玻璃沥青混凝土方面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玻璃粉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影响 | 第16页 |
1.3.2 玻璃粉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3 玻璃粉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沥青与矿料粘附、剥落理论 | 第19-22页 |
2.1 沥青与矿料粘附—剥落的原理 | 第19-21页 |
2.1.1 机械粘附理论 | 第19页 |
2.1.2 化学反应理论 | 第19-20页 |
2.1.3 表面能理论 | 第20页 |
2.1.4 极性理论 | 第20-21页 |
2.1.5 胶浆理论 | 第21页 |
2.1.6 表面构造理论 | 第21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3.1 原材料 | 第22-26页 |
3.1.1 集料的技术指标 | 第22-23页 |
3.1.2 矿粉与玻璃粉的技术指标 | 第23页 |
3.1.3 沥青的技术指标 | 第23-25页 |
3.1.4 抗剥落剂的技术指标 | 第25-26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玻璃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体积参数 | 第28-34页 |
4.1 原材料 | 第28页 |
4.2 筛分实验 | 第28-29页 |
4.3 级配设计 | 第29-30页 |
4.4 混合料体积参数变化情况分析 | 第30-33页 |
4.4.1 毛体积相对密度 | 第30页 |
4.4.2 空隙率 | 第30-31页 |
4.4.3 矿料间隙率 | 第31页 |
4.4.4 沥青饱和度 | 第31-3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玻璃粉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5.1 普通沥青条件下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结果 | 第34-42页 |
5.1.1 玻璃粉的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5.1.2 抗剥落剂对玻璃粉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42页 |
5.2 改性沥青条件下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5.2.1 玻璃粉的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6页 |
5.3.1 普通沥青、改性沥青、不同掺量固体抗剥落剂Ca(OH)_2 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5.3.2 普通沥青、改性沥青、不同掺量固体抗剥落剂CaO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5.3.3 Ca(OH)_2 和CaO两种固体抗剥落剂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6.1.1 在体积参数方面的结论 | 第47页 |
6.1.2 在水稳定性方面的结论 | 第47-48页 |
6.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