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ML型贴标机送标机构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自动贴标机的简介 | 第11-16页 |
1.2.1 湿胶型贴标机 | 第11-13页 |
1.2.2 不干胶贴标机 | 第13-15页 |
1.2.3 收缩套标机 | 第15-16页 |
1.3 贴标机械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国内发展现状概括 | 第16页 |
1.3.2 国外发展现状概括 | 第16-17页 |
1.3.3 国内未来发展方向 | 第17-18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贴标机总体工作原理及设计 | 第20-29页 |
2.1 贴标机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20页 |
2.2 贴标机的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2.3 贴标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21-26页 |
2.3.1 贴标机的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3.2 贴标机的特点 | 第23-24页 |
2.3.3 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2.4 贴标机分瓶机构的设计分析 | 第26-27页 |
2.5 贴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JC-3ML型贴标机送标机构的分析 | 第29-39页 |
3.1 上胶机构的分析与研究 | 第29-30页 |
3.1.1 上胶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1.2 上胶机构传动分析 | 第30页 |
3.2 取标机构的分析与研究 | 第30-32页 |
3.2.1 取标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3.2.2 标盒的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3.3 起标机构的分析与研究 | 第32-35页 |
3.3.1 起标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3.3.2 起标机构的传动分析 | 第33页 |
3.3.3 贴标机滚压机构的研究与分析 | 第33-35页 |
3.4 影响贴标因素分析研究 | 第35-38页 |
3.4.1 胶水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2 标签本身影响 | 第37-38页 |
3.4.3 瓶子及瓶温的影响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JC-3ML型贴标机送标凸轮的研究与分析 | 第39-51页 |
4.1 送标凸轮的控制原理 | 第39-42页 |
4.2 贴标过程部件转向分析 | 第42-43页 |
4.3 送标凸轮的研究与分析 | 第43-48页 |
4.3.1 送标凸轮上胶段的研究与分析 | 第43页 |
4.3.2 送标凸轮取标段的研究与分析 | 第43-46页 |
4.3.3 送标凸轮起标段的研究与分析 | 第46页 |
4.3.4 送标凸轮过渡段的研究与分析 | 第46-48页 |
4.4 凸轮理论廓线计算流程图 | 第48-49页 |
4.5 凸轮压力角计算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软件系统及送标凸轮设计实例 | 第51-59页 |
5.1 软件系统简介及总体规划 | 第51-52页 |
5.2 软件各模块功能 | 第52-53页 |
5.2.1 参数设置模块 | 第52-53页 |
5.2.2 送标凸轮轮廓线及计算处理模块 | 第53页 |
5.3 送标凸轮的三维实体建模方法 | 第53-54页 |
5.4 送标凸轮设计实例的参数设定 | 第54-55页 |
5.5 送标凸轮轮廓曲线的获取 | 第55-56页 |
5.6 送标凸轮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送标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59-69页 |
6.1 ADAMS软件介绍 | 第59页 |
6.2 仿真平台的简介与搭建 | 第59-60页 |
6.3 ADAMS操作界面及工作环境的设置 | 第60-62页 |
6.4 ADAMS仿真流程图 | 第62-63页 |
6.5 ADAMS仿真设置 | 第63-66页 |
6.5.1 将凸轮装配体导入ADAMS | 第63-64页 |
6.5.2 添加约束及物理属性 | 第64-65页 |
6.5.3 运行仿真计算 | 第65-66页 |
6.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6.6.1 送标凸轮运动学分析 | 第66-67页 |
6.6.2 送标凸轮有限元分析 | 第67-68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8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10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