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SPR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第15-17页
        1.2.1 灵敏度第15-16页
        1.2.2 分辨率第16-17页
    1.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激发方式第17-21页
        1.3.1 棱镜耦合方式第18-19页
        1.3.2 光栅耦合方式第19-20页
        1.3.3 波导耦合方式第20-21页
    1.4 光纤SPR传感的应用第21-22页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第22-24页
        1.5.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2 论文组织架构第23-24页
2 基本原理第24-31页
    2.1 表面等离子体极化理论第24-27页
    2.2 基于OTTO结构的传感原理第27-29页
    2.3 小结第29-31页
3 拉锥光纤超高灵敏度SPR传感器研究第31-39页
    3.1 传感器系统结构和原理第31-32页
    3.2 传感区横截面模场分析第32-33页
    3.3 传感头结构参数研究第33-35页
        3.3.1 拉锥光纤锥腰纤芯直径研究第33-34页
        3.3.2 金膜厚度研究第34-35页
    3.4 拉锥光纤SPR传感器传感研究第35-37页
    3.5 小结第37-39页
4 基于SPR的光纤纳米位移传感器研究第39-53页
    4.1 基于SPR的纳米位移传感器系统结构和原理第39-42页
        4.1.1 基于SPR纳米位移传感器系统结构第39-40页
        4.1.2 纳米位移传感器原理第40-42页
    4.2 基于SPR的光纤纳米位移传感器的模场和SPR效应分析第42-44页
    4.3 基于SPR的光纤纳米位移传感器结构参数研究第44-48页
        4.3.1 侧边刨磨光纤剩余包层厚度的研究和选择第44-45页
        4.3.2 金膜厚度的研究和选择第45-48页
    4.4 基于SPR的光纤纳米位移传感器研究和性能分析第48-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5 基于SPR的光纤“T”型折射率传感器第53-59页
    5.1 基于SPR的光纤“T”型折射率传感结构第53-54页
    5.2 基于SPR的光纤“T”型结构横截面模场分析第54-55页
    5.3 传感器折射率传感研究第55-58页
    5.4 小结第58-5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电网仿真平台的搭建与运行保护研究
下一篇:基于TMS320F28335的感应加热式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