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汽车制动系统低速颤振的稳定性、分岔和混沌动力学分析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制动颤振的机理研究第17-18页
        1.2.2 制动颤振的动力学模型发展第18-21页
        1.2.3 制动颤振的实验研究第21-2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干摩擦模型与非线性振动理论简介第23-33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摩擦模型简介第23-28页
        2.2.1 Stribeck干摩擦模型第23-26页
        2.2.2 摩擦模型的平滑方式第26-28页
    2.3 非线性振动理论第28-32页
        2.3.1 稳定性理论第28-30页
        2.3.2 非线性系统的辅助分析工具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盘式制动系统的颤振行为分析第33-47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盘式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3.2.1 力学模型与方程第33-34页
        3.2.2 摩擦模型第34页
    3.3 稳定性分析第34-39页
        3.3.1 Hopf分岔存在性第35-37页
        3.3.2 系统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37-39页
    3.4 粘滑振动数值分析第39-46页
        3.4.1 系统关于激励速度的分岔特性第39-40页
        3.4.2 较低激励速度下,系统粘滑振动数值研究第40-42页
        3.4.3 极低激励速度下,系统粘滑振动数值研究第42-46页
    3.5 总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一种双层制动块盘式制动器的颤振行为分析第47-61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夹层制动块盘式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47-48页
    4.3 稳定性分析第48-52页
        4.3.1 结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9-52页
        4.3.2 摩擦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52页
    4.4 粘滑振动的数值分析第52-60页
        4.4.1 系统关于激励速度的分岔特性第52-53页
        4.4.2 较低激励速度下,系统粘滑振动数值研究第53-56页
        4.4.3 极低速度激励下,系统粘滑振动数值研究第56-60页
    4.5 总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摩擦模型对系统粘滑振动特性的影响第61-79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几种不同摩擦模型对系统粘滑振动特性的影响第61-69页
        5.2.1 指数形式的摩擦模型对系统粘滑振动的影响第61-64页
        5.2.2 多项式形式的摩擦模型对系统粘滑振动的影响第64-65页
        5.2.3 分式形式的摩擦模型对系统粘滑振动的影响第65-69页
    5.3 基于一种随机摩擦模型的制动系统粘滑振动研究第69-78页
        5.3.1 随机摩擦模型的建立第69-71页
        5.3.2 基于随机摩擦模型的制动系统的粘滑振动分析第71-72页
        5.3.3 摩擦系数的边界范围对系统粘滑振动的影响第72-78页
    5.4 总结第78-79页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第79-82页
    6.1 全文总结第79-80页
    6.2 内容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研究
下一篇:强子物质中与温度有关的介子—粲素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