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1-14页 |
1.1.1 放牧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第11-12页 |
1.1.2 放牧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2-13页 |
1.1.3 放牧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 增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1 增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2 增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增食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6-18页 |
1.3.1 增食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2 增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3.1 实验区概况 | 第19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19-21页 |
3.3 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 | 第21页 |
3.4 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1-22页 |
3.5 数据统计 | 第22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2-46页 |
4.1 不同处理对草原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22-37页 |
4.1.1 布氏田鼠和放牧对草原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22-27页 |
4.1.1.1 生物量的变化 | 第22-23页 |
4.1.1.2 覆盖度的变化 | 第23-24页 |
4.1.1.3 高度的变化 | 第24-25页 |
4.1.1.4 丰富度的变化 | 第25-26页 |
4.1.1.5 香农威纳指数的变化 | 第26-27页 |
4.1.2 布氏田鼠和增雨对草原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27-32页 |
4.1.2.1 生物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4.1.2.2 覆盖度的变化 | 第28-29页 |
4.1.2.3 高度的变化 | 第29-30页 |
4.1.2.4 丰富度的变化 | 第30-31页 |
4.1.2.5 香农威纳指数的变化 | 第31-32页 |
4.1.3 布氏田鼠和增食对草原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32-37页 |
4.1.3.1 生物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4.1.3.2 覆盖度的变化 | 第33-34页 |
4.1.3.3 高度的变化 | 第34-35页 |
4.1.3.4 丰富度的变化 | 第35-36页 |
4.1.3.5 香农威纳指数的变化 | 第36-37页 |
4.2 不同处理对草原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7-46页 |
4.2.1 布氏田鼠和放牧对草原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7-40页 |
4.2.1.1 布氏田鼠和放牧对草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1.2 布氏田鼠和放牧处理对草原土壤全氮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2 布氏田鼠和增雨对草原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0-43页 |
4.2.2.1 布氏田鼠和增雨对草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2.2 布氏田鼠和增雨处理对草原土壤全氮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3 布氏田鼠和增食对草原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3-46页 |
4.2.3.1 布氏田鼠和增食对草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3.2 布氏田鼠和增食对草原土壤全氮的影响 | 第45-46页 |
5 讨论 | 第46-49页 |
5.1 布氏田鼠和放牧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6-48页 |
5.2 布氏田鼠和增雨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8页 |
5.3 布氏田鼠和增食对草原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和参加课题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