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的时间意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关于张爱玲的时间意识类型研究 | 第11页 |
(二) 关于张爱玲对时间意识的价值取向研究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时间意识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20页 |
第一节 时间意识的概念 | 第15-18页 |
一、循环时间意识 | 第15-16页 |
二、线性时间意识 | 第16-17页 |
三、客观时间意识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时间意识和现代性的关系 | 第18-20页 |
一、何谓“现代性”? | 第18-19页 |
二、“现代性”的时间意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循环时间意识和线性时间意识 | 第20-31页 |
第一节 存在之躯的意识感知 | 第21-23页 |
一、文化体验中的循环时间意识 | 第21-22页 |
二、家庭创伤下的线性时间意识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对线性时间的怀疑与对历史时间的虚化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日常行为习惯的重复叙述 | 第26-31页 |
一、衣食住行的书写频率 | 第26-28页 |
二、日常生活中的“现时”意识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客观时间意识和主观时间意识 | 第31-46页 |
第一节 对“物哀”意识的超越 | 第31-33页 |
第二节 静态化的时间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历史与当下时间的交织 | 第35-46页 |
一、《对照记》中的回忆时间 | 第35-36页 |
二、家园意识 | 第36-40页 |
三、对当下时间的焦虑 | 第40-42页 |
四、“瞬间”意识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